企業管治

企業從故事開始(二十三)「斤斤計較」的老先生

這位老先生是全球知名的跨國公司的創辦者,現在他己經非常富有了,但他節儉的習慣仍然是改不了。這位老先生經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世界各地旅行,不過坐火車時他必定選擇坐二等車廂,乘飛機時從來也是坐經濟客位,他甚至喜歡在下午到菜市場挑選比較便宜的蔬菜、水果。這位節儉的富豪,就是宜家傢俬(IKEA)的始創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

企業從故事開始(二) 杜拜之路

杜拜,當我們聽到這個名字時,第一個印象一定是「石油」。不過我們又知不知道,現在石油出口收益只佔杜拜GDP的6%,杜拜正在進行一次歷史性的鉅大變革。石油,原來是一項快速消耗的能源,對於杜拜本來蘊藏量本身不多的國家來說,長期依賴石油工業確是不可能的。為了求存,杜拜近年大興土木,把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中東的商業及旅遊大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窺探一下杜拜崛起之路。

工作從信念開始(一) 圖書館的聖人

「一個年輕人所能繼承到的最豐厚的遺產,莫過於出生於貧賤之家。」安德魯‧卡耐基(Andrew Carnegie)曾經如此說過。

在美國,亨利‧福特憑藉以流水線生產福特汽車,得了「汽車大王」的稱號;約翰‧洛克菲勒創立了標準石油公司,得到了「石油大王」的美譽;安德魯‧卡耐基則因雄霸美國鋼鐵市場,成為與福特、洛克菲勒齊名的「鋼鐵大王」。

企業從故事開始(三) : 玻璃式經營法

在我家的附近有間我常光顧的茶餐廳。有一天,當我在茶餐廳吃早餐時,聽到「哐」的一聲,原來是有名員工打破了碟子。後來與茶餐廰的老闆閒聊,原來他已用了不同的辦法,但仍然無法改善員工的粗心大意。假如你是這間茶餐廳的老闆,想要減少員工打破碗碟,你會怎樣做呢?

工作從信念開始(三) 渴望大海的遼闊

「若想建造一艘船,別叫一群人去採集木頭,別分派他們任務與工作,而是要誘導他們渴望大海的遼闊無垠。」這是安東尼‧聖修伯里的名句。是的,不少人工作的態度如像騎著狂奔快馬的騎士,漫無目的,更莫論對目標的響往。沒有這份從渴望而來的「火」,當挫折臨到,便以放棄告終。

企業從故事開始(四) Puma的騰躍

在運動服裝的品牌中,阿道夫‧達斯勒(Adolf Dassler)所創立的Adidas是首屈一指的品牌。然而,其兄長魯道夫 (Rudolf Dassler)所創立的Puma,卻遠沒有那麼的成功。Puma出品的運動鞋,被視作是次等、二流的的鞋子,只能在百貨公司的廉價貨品櫃上陳列。在1993年,Puma已連續8年錄得虧損,到了破產的邊緣。

工作從信念開始(十二)找到缺口

1903年,四個新移民到美國的兄弟 – 哈利、艾伯特、山姆、傑克 - 買下了一台放映機,在一個小城鎮開設了「五仙電影院」。小鎮居民只需要支付五仙的價錢,就可以進來看電影。這電影院吸引到不少的小鎮居民進場看戲,尤其在假期更成為當地熱鬧的玩樂勝地。幾年間,這四兄弟開始試著自己拍戲,賣給不同的電影院放映。

職場生態(一):合理工資?

經營企業的朋友相聚,都慨嘆營商環境越來越艱難,面對前所未有的「三高」壓力,即是人工高、原材料高和租金高,其中尤以租金的加幅已達「瘋狂」程度。而一眾打工仔辛勞了一整年,面對食、住、行都貴了不少的當下,自然對僱主一年一度的薪酬調整頗有期望。近日國泰航空宣佈加薪幅度為2%,頓時引起工會極度不滿,蘊釀工潮;而僱主一方以經營環境欠佳及原油價格上升而擺出一副強硬的態度,雙方只有彊持不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