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治

水桶學問 (一)

「木桶原理」亦稱為「短板理論」(Cannikin law )或短板效應 (Buckets effect),不少人認為是由勞倫斯.彼得(Laurence Peter)於其著作《彼得原理》中所提出的概念,但其實際提出者仍有待查證。此理論生動地闡述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觀點:一個木桶能夠盛放多少水,並不是由它最高的那塊木板決定的,而是由它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的。

250 定律

世界銷售之神喬・吉拉德(Joe Girard)曾詢問一位在葬儀社工作的朋友,喪禮時該訂製多少弔念卡才夠,友人回答:「根據長期觀察,大約是250張。」吉拉德便明白,在每位顧客身後,大概會認識250個關係較親近的人,抱括親戚、同事、鄰居、朋友。因此,這個利用人脈的銷售法則,就稱為「250定律」。從這定律延伸出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得罪一個顧客,因為,一個顧客就可以影響250個潛在顧客。

贏在共生

現代人越來越追求贏,而且要贏到盡,敵我的概念也變得過分簡單:要麼成為勝出者,要麼就是失敗者,並沒有中間位置。記得多年前一位好友決定把一對女兒從名校轉到另一間主張「愉快學習」的學校,因為朋友形容在名校所體會的競爭、「唔輸得」的態度是「教壞細路」。他舉一例:有一次女兒在校際比賽拿了全港第三名,回到學校被同學戲言「Shame on you」,因為拿不到第一。

口碑營銷之神

記得多年前當網購還在起步和擴充階段,巨企Amazon曾斥資逾8.8億美元(約69億港元)收購網上賣鞋平台Zappos,成為它歷來最大宗收購。Zappos有句口號︰We deliver ‘Wow’ through service.(我們的服務,為你帶來驚喜。),即是服務要比顧客的預期還要好。

溫暖勝嚴寒

法國有一個出自詩人拉·封丹(1621—1695年)的著名寓言,話說有天南風和北風正在比較誰比較厲害,它們就將一位路人作為比試目標,誰能夠首先讓這位路人脫下身上的禦寒衣物,誰就會獲得勝利。

最短的也是最強的

在以前,人們利用木條制作水桶,用作打水之用。那究竟一個木製水桶能盛載多少水?取決於最長的木條,還是最短的木條呢?答案是最短的木條,因為儘管最長的木條有正常木桶2倍的高度,但是水依然會從其他木條之間的空隙流走。而最後木桶的水位只會達到最短木桶的位置,這是管理學中著名的「木桶定理」。

成功做自己嘢的失敗管理者

現下香港的職場,人才流失和挽留人才已經成為企業運作面對的最大挑戰。然而,對於年青力壯一族卻是莫大的機會。最近和一位年輕人交談,工作年資未及五年,過去兩年通過兩次「跳糟」,現在已成為一新公司的部門主管,未到三十歲已帶領著年過五十的年資高員工,分享時感受到他又驚又喜,我也坦承地對他說其實他「未夠秤」便上位,心情矛盾是必然的。

蜜蜂管理學

管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華盛頓合作規律,説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委,三個人則永無事成之日。有點類似「三個和尚」的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不少管理人用最大的力度來提升人在組織內的效能,卻忽略了人力的無謂消耗(例如辦公室政治、山頭主義、不信任文化、溝通差劣等),換言之,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每個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內耗過多。

老闆不會有錯

1982年,佛羅里達航空90號航班在起飛不久墜進了波多馬克河,機上80名人員,只有5名生還者。然而,這場空難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事後調查人員為了找出空難的原因,於是就從飛機黑盒入手,黑盒記錄了各種飛行數據,以及駕駛室內機師們的對話。結果他們在機師的對話找到了這次空難的關鍵,以下是空難發生之前駕駛室內機師的對話內容:

(在飛機起飛之前)

應對風險:細思慢想

2000年3月,美國新墨西哥州有一間半導體工廠因為被雷電擊中而發生一場小型的火警。這場火警的規模不大,廠方用了數分鐘就已經將火警撲滅,並且馬上向客戶報告了這場事故的緣起。由於這場火警規模不大,而且迅速被撲滅, 廠方評估這場火警並不會對生產構成什麼重大的影響,只需一個星期便能夠重新投入生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