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在轉變中的不變

在短短的數月中,我們經歷了瞬間的轉變,不少人迷妄地問:「我要不要跟著變?」

世界在變
世界正在急劇變化,全球化亦令金融海嘯漫延至發展中國家。企業倒閉潮牽一髮而動全身,歐美企業正面對需求委縮的難題,間接令無數發展中國家的代工企業都出現危機。最令人頭痛的是,一間手機代工生產商的背後,可能是連著多間原料供應商、「再代工」工廠及數以萬計的工人。

以戰養戰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發生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摧毀了無數的家園,亦令數以百萬計的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救災的工作無疑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硬仗,疫症、食物、搶掠、水壩潰決等,都是不容忽視的「敵人」。可幸的是,這個多月來的戰鬥都取得不少勝利,這應歸功於中國的各領導人和解放軍,實行了「以戰養戰」的戰術。

二百年的強國夢

中國自秦始皇起,經歷了西漢、唐朝貞觀、元朝及清朝康雍乾等盛世,一度成為區內的強國。但是,由晚清開始,國力日漸減弱,不斷受到列強的侵擾。自此,中國人「自卑」和各自為政的心態便慢慢形成,總覺得我們不及外國。直到今屆2008年北京奧運結束,中國終可再一次抬起頭,向世界高呼「中國人是最強的」。

從購物狂說起

兒子對很久沒見的姨姨介紹他的媽媽:「我的媽媽是購物狂…」作為父親的我,聽著覺得有點一頭霧水,因為太太的確不算得上購物狂,只是閒來與朋友逛商店時,總會有點收獲;興之所至,她亦會多買幾件,在兒子眼裡,有時「收獲」比他多,他便作出「媽媽是購物狂」的抗訴,以示「抗議」。說實話,一家人包括我在內,沒有一個是有購物狂的傾向,這可以從生活的種種說起。

工作這話兒

在大學裡,每年迎來一批同學和送走一批畢業生。在新生輔導日,我均會向我任教的工商管理系的同學提問:你是否具備作為投身商界管理人的性格和特質呢?同學都是一貫地沈思、一臉妄然,好像從來沒想過。事實上,在面試的時候,這些被喻為「港孩」的同學都背著標準答案:報讀工管是父母、師長的意見,或是因為香港是商業社會,投身商界是理所當然的。說著,我也看到狀似父母兄姊的影子在外等候著。

中小企求生之道 (二)

拙文《中小企求生之道(一)》提到中小企不要動不動便要求政府出手,大企業也不會因為你在電視或電台大聲叫嚷便放棄吞併他們,只有大家聯手制定策略,一起對抗大企業才是生存之道,筆者提出了策略聯營(Strategic Alliance)的方法,而中小企自己本身也要自求多福,不斷提升自己的本錢(產品和服務質素)。我們相信「有麝自然香」的道理,「口碑」是長線營商的不二法門。

中小企求生之道 (一)

金融海嘯的影響漸現,大小企裁員倒閉不絕於耳,中小企陷入財困,苦不堪言。不少中小企老板期望銀行及政府能舒解苦困,筆者認為他們與其求人,不如自謀多福。老實說,不少中小企就像一盤散沙,服務又不思進取,沒有海嘯也遲早完。

以父親為榮

看著兒子成長,不斷勾起兒時的回憶。

小時候,父親在我的印象中等同一盒燕窩,因為自幼父親便離開我們兩兄弟,帶著大哥到婆羅洲(今天的汶萊)打工,一去便是十二年。每年年終父親總會寄回一盒燕窩給嫲嫲,把燕窩燉成寶品,治療我的哮喘。直至父親回港工作後,他給我的感覺仍是非常「深奧」的,因為他很少說話,每次發聲,便有如行雷,我們幾兄弟唯一的行動便是敬而遠之,避免惹他的怒氣。

誠信與社會資本

不少學者把誠信視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 認為誠信在每個社會道德標準或價值觀形成之前已經存在。他認為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是分不開的,在社會資本和物質資本同樣重要的時代,只有那些擁有較高信任度的社會,才有可能創造較穩定、規模較大的企業組織,例如日本、德國和美國。相反低信任度社會如法國、意大利、香港和台灣則需較長的時間建立大企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