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年的強國夢

中國自秦始皇起,經歷了西漢、唐朝貞觀、元朝及清朝康雍乾等盛世,一度成為區內的強國。但是,由晚清開始,國力日漸減弱,不斷受到列強的侵擾。自此,中國人「自卑」和各自為政的心態便慢慢形成,總覺得我們不及外國。直到今屆2008年北京奧運結束,中國終可再一次抬起頭,向世界高呼「中國人是最強的」。

中國今屆可以說是大豐收,共取得51面金牌,遠勝上屆36面的紀錄。總開支更高達22億美元,比預算超出37%,更是上屆奧運的5倍。據中國官方報導,計算門票及紀念品收入後,仍錄得輕微盈餘。

若把它當成一盤生意來看,這個項目的回報率屬極低,不值得投資。但是,如果包括非以金錢衡量的因素,則另作別論。當中包括國民身份的認同、愛國情緒、自信心、國際地位、種族團結和宣示國力等外交問題。有一些社會學家更描述這種狀況為「後鳥巢現象」,認為在國家體育館「鳥巢」發生的事情改寫了中國人,甚至改變了世界。在奧運取得佳績與令人目不暇給的開幕式都令人感到興奮,國民都不其然地感到自豪、自信和團結。事實證明,世界各國能辦好的事,中國人也有能力辦好,甚至辦得更好。

以此推論,企業只要能有效地刺激士氣,業績亦能提升。問題是如何才能“持續地”提升士氣呢?一次性的刺激無助公司長遠發展,我們應檢視剌激過後,團隊成員是否能產生以下五種「基因」:
(一) 支持及互信的氣氛
(二) 成員有自豪感
(三) 強強配搭、互補不足
(四) 具使命感
(五) 被認同及得激勵

“團隊精神”,其實是一樣很抽象的概念,在日常工作中當然可以慢慢累積,但有時效果並不顯著。但若能善用大型事件(Event),甚或危機處理,往往能藉著過程的共同可以迅速地建立團隊精神,原因是員工可以在共同目標的環境下合作,減少因工作而產生的誤會和矛盾。但要注意的是,“團隊精神”只會在群體合作和接觸之中形成,並不會在老板的“口號“中就出現,除非老板也願意與員工躬自入局。

此外企業不妨引入奧運精神,推動前線員工之間的“良性競爭”,以集體的努力代替個人的努力。營造一個有利的合作環境,讓員工們可以不用受內部“勾心鬥角”的文化影響士氣,能在較輕鬆的目標下為團隊付出,造出如“北京奧運”般的效果。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