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治

職場地震

《易經.繫辭下》裡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只有不斷求變通,才會有進步,而達致恆久的優勢。因此,《易經.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亦表示人們應該不斷自我增值,以適應迅息萬變的環境。

這些格言不管是在人生的態度上,或是在企業的管理上,也可派上用場。現在不少公司都開始奉行這種管理方法──鼓勵創新,重視員工的意見,不斷改革。

安慰丸效用

相信大家在頭痛時,大家都會食些〝安慰丸〞(止痛藥),希望可以減輕痛楚。然而,這顆體積小小的〝安慰丸〞真的有此能力嗎?史坦巴哈 ( Sternbach) 醫生在1964年決心解開這個安慰丸之謎。

穿上他的鞋

近年,我在服務的公司內積極推行一個名為「關鍵時刻」的活動,內容主要是鼓勵寫字樓的同事到分店實習,目的是了解一下前線員工的運作和需求。起初,有的同事不明白為甚麼要他們離開冷氣間,走到門市「大汗疊細汗」地賣涼茶呢?我總是回答:「大家還是先試試看吧!」

善用「鯰魚」

不少企業為了業務擴張或刻意引入「新血」來衝擊舊有文化,均會向外招聘人才,有人形容這些「外來人」為「空降兵」。這些「空降兵」往往能為公司帶來新思維。例如:海洋公園本來是一沉不起的,但當盛智文當上了CEO,海洋公園很快便能轉虧為盈。但有時候,這些「空降兵」卻可能「水土不服」,把其他公司不可取的習慣帶來,又或者不能適應新公司文化。年前王維基入主亞視,負面聲音不絕,一週後便黯然離職,便是很好的例子。

工作從信念開始(四) 尿布戰爭

維克‧米爾斯(Vic Mills) 是寶潔公司(P&G)的研究部人員,他的孫兒剛剛出世了,而他也十分陶醉照顧孫子的時光。然而只有一樣東西是米爾斯十分討厭的 - 就是替他的孫兒洗尿布。每當孫兒嚎哭時,米爾斯都不得不皺著眉頭的為孫兒換尿布,再硬著頭皮的拿尿布去洗涮,更可怕的是這一份苦差可是沒完沒了……

工作從信念開始(五)從無為到有為

說起跨國企業的大老闆,或許是像史蒂夫‧喬布斯般有著過人魅力,引領著公司前進的人物;或許是像李嘉誠般做事一絲不苟,對公司每事必躬的領導者。然而,奇美集團的創辦人許文龍卻又以另一種方法治理他的公司 – 無為而治。

企業從故事開始 (七) 放下成功的包袱

由日本企業巨頭Sony及瑞典電訊製造商Ericsson合組而成的Sony Ericsson,曾經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時代。然而Sony Ericsson最終也敵不過時代的巨輪,由Sony全盤接手以求改革、生存。細心觀察Sony Ericsson的發展史,會看見其由盛轉衰皆是源於同一個原因。

工作從信念開始(六)按自己的步調走路

馬克‧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是新晉的超級富豪,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10年年度風雲人物」,被業界稱譽為「下一個蓋茨」。這一位馬克‧祖克柏,就是知名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辦人。回顧他的成功過程,無可否認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但更重要的卻是他能按著自己的步調去擁抱自己的夢想。

企業從故事開始 (八) 豐田的「超市模式」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一間在美國壟斷的汽車工業中能頑強崛起,於 2008年更成為了全球銷量最高的汽車製造商。豐田成功的背後,全有賴於車廠負責人大野耐一先生於1956年參觀美國福特車廠的取笈之旅。然而,這次行程給他感受至深的並不是「福特模式」,而是美國超市的運作模式。後來這更成為了「豐田模式」的哲學基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