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苦盡甘來的成功

我想,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往往比如意的事情多,每遇困難便放棄,那我們的人生便只會充滿著失敗的經驗。遇困難事,堅持下去,或有苦盡甘來的成功機會; 但選擇放棄,就注定失敗。以下是一個毅力驚人的故事:炸雞大王肯德基(KFC)的成功。

贏在起步點

近日看到一篇內地的報道,內容提到中央政府嚴禁幼稚園和小學提早向學生教授較高年級的課程,避免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原來,現在不少內地的學校為了吸引家長的報讀,它們都會已「優先教授」為賣點,例如:提早教授二年級的知識予一年級的學生。

M型社會

翻看過往幾次人口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發現香港的貧富差距問題愈來愈嚴重。令人擔憂的是,香港看來已經踏入了由日本著名學者提出的M型社會。M型社會的意思是指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由於社會走向了知識經濟,以致社會資源重新分配。

「小倆口」的故事

在一次工作中,一位製包師父遇上了災難性的意外,她被壓麵機絞到右手四隻手指。對於製包師父來說,這次意外可能摧毀了其製包的事業和理想,但最終結果是怎樣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小倆口」創辦人石玨鳳的創業故事。

變在心態

變革對於一些人來說「易過借火」。在另一邊廂,有些人卻認為變革是沒可能的。在我而言,一切取決於變革者的態度。然而,變革一般會出現在以下這幾個情況;

被迫地變:由於周遭環境轉變,如果不變的話就會產生負面影響,迫不得以地變;
順勢地變:變革者因應現在的趨勢而提出變革的方向;
前瞻地變:變革者看到市場未來的機遇,提出大膽的變革方向;

功成不必在我

成功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呢?成功是不是一定要在短時間看得到成效呢?不少人總是希望可以親眼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認為這才是代表成功。但正如司徒華先生曾說:「功成不必在我,功成自然有我。」很顯然,司徒華努力要達到的理想,似乎在他離世之前,是遙不可及的,但我絕對相信,他所付出的,將永遠會被歷史記住的。

罵的藝術

某天,公司裡一位經理向我憤怒地說:「某某某整天做錯事,我明天一定要嚴厲責備他!」到了第二天,我在走廊碰到那位「可能會被責罵」的同事,我打量著他笑面迎人的臉,完全不似已經被罵的樣子。好奇心起,我問那位經理:「你昨天不是說要罵那小伙子嗎?」

孔子的堅持

成功人士的人生是怎樣走出來的呢?究竟他們的成功是先天賜予的,還是後天的努力呢?如果我們向孔夫子問這個問題,相信他一定會答你:「後天的堅持必定是成功的法門」。

為著甚麼憤怒?

執筆之時,正值「佔領華爾街」運動半周年紀念,數百名的示威者依然怒意未減,向那些華爾街主事人追討著他們應得的權益。而在香港中環,每天仍有不少金融海嘯的苦主在追求他們遲來的賠償。反觀那些仍安坐在的高級商廈冷氣間的金融巨頭,他們的生活彷佛沒有太大的影響。話說到此,不禁想著世界不公的現象。

企業冇品

近年,我們從報章看到不少品牌出現產品質素問題,大大減低人們對於品牌,甚至動搖對整個行業的信心。事實上,不少企業會試著走捷徑,為著短期的利益而放棄長期發展機遇,這些企業最終是注定失敗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