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會距離太遠 Submitted by Mandy on 四, 05/17/2018 - 11:08 「我們很抱歉不能出版這本書,因為我們認為這本書不會暢銷。」 「我們建議你先去參加一些學習寫作的課程,而且還建議你著重一些投稿的技巧。」
正人先律己 Submitted by Mandy on 四, 04/19/2018 - 11:32 我們偶爾會聽到人們互相抱怨:「你總在說人家的不是,但又不懂得自我反省。」有時候,我們發現了別人的某些缺點時,傾向將其無限量擴大,好像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的樣子。不過,當發現自己有同一個缺點時,卻會嘗試想著各種方法為自己開脫,最後反覺自己像受害者一樣。
「塘邊鶴」出沒注意 Submitted by Mandy on 四, 03/15/2018 - 11:13 大家有沒有發覺,無論是下棋抑或打麻雀,當你全神貫注投入其中的時候,旁邊總有一些不相干的人在指指點點,他們有的高談闊論,有的默不作聲,有的甚至七情上面、指手劃腳,生怕你做錯下一步決定似的。這些「塘邊鶴」有時是出於好心、有時是在旁邊等著沾好處的人、有時卻是閒來喜歡說人是非的「花生友」。
人生馬拉松 Submitted by Mandy on 二, 02/06/2018 - 16:19 要管人,先要管好自己。 我所指的是管理好自己的身心,香港的上班族經常超時工作,返工的日子總是期盼假期的來臨,甚至期望盡快退休,不用與工作糾纏,面上寫著「身心俱疲」四個字。可是,管理人好比船長,掌握著全船人的命運,如果船長不在狀態,隨時有翻船的危機。
吸引力法則 Submitted by Mandy on 三, 01/10/2018 - 15:07 其實在壓力之下工作也非一面倒不好,有時候它反而可刺激一個人的精神意志,使我們更具生命力。而且,我深信有能力工作其實是人生的福氣,不要過分著眼於「辛苦」兩個字而剝奪了工作的意義。
「垃圾人」 Submitted by Mandy on 四, 12/07/2017 - 12:21 大家有沒有試過,因為別人的一句說話或者一個行為而感到受傷呢?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名叫「垃圾人定律」: 人就好像一架垃圾車一樣,每天都載著不同的「垃圾」周圍走。這些「垃圾」分別是失望、煩躁、挫折和憤怒。當人們承載這四種「垃圾」太多時,就會找個地方將垃圾拋棄,有時候這些「垃圾」就不幸地會落在其他人身上。
華麗轉身 Submitted by Mandy on 五, 11/17/2017 - 12:39 員工是企業重要的資源,如能妥善管理人,就能使企業順利發展。但是,管人是管理學中最難的學問。因為每一個員工的性格、經驗、背景、想法都不一樣,很難「一本通書看到老」,需要靠著經驗的積累,方能找到一個有效的管理方法。 孫子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由此可見選任有心有力的人是最重要的,這樣更有助企業的傳承。
成為領導者們 Submitted by Mandy on 五, 09/15/2017 - 17:35 不知你有沒有同感,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表面上不是絕頂聰明的人,卻在事業上取得非凡成就。當然,他們能成功一定有其過人之處,但往往有一個共通點——懂得用人。簡單來說,就是善於推動不同範疇的賢才來幫助自己。
殲滅辦公室「憤怒鳥」 Submitted by Mandy on 三, 08/16/2017 - 16:40 手機遊戲憤怒鳥(Angry Birds)曾經瘋靡一時,當年無論走在街上,或是站在地鐵車廂內,總會見到很多聚精會神的玩家。遊戲中的主角鳥兒家族,被邪惡的綠色小豬欺負,誓要來一場大反撃。遊戲歸遊戲,在現實生活中若我們遇上不公平對待,甚至被欺壓時,又該如何應對? 總不能永遠笑臉迎人吧!
「低欲望社會」 Submitted by Mandy on 三, 07/19/2017 - 10:40 日本著名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在十多年前提出了「M型社會」理論,其創見使他不但獲選為「世界50大思想家」(Thinkers 50),更被英國《經濟學人》評為現代世界的思想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