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職場

激勵方法

在香港要找激勵員工的書,多如天上繁星,不是說要經常讚賞員工,便是說弄一些什麼「大食會」或旅行之類,千篇一律。一分鐘管理大師,肯。布蘭查在他的《一分鐘激勵》裏舉了七十七種激勵方法,但筆者認為只要有一種做不到,其餘的七十六種也是徒然的。書中說:「在給予精神上的鼓勵之前,別忘了先以金錢表示肯定。」不是說這一條規律可代表全部的激勵方法,但這一條肯定是必需的,沒有這個什麼也不用再談。

職場上的卓越

在職場,單是盡力是不夠的,因為職場要求的是卓越,而卓越的標準卻是由老闆介定的。

試想一個在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物,細想他(她)特別之處。可能他(她)是一個有愛心、有目標、有生命力、積極、熱誠、懂得鼓勵人、關心人……的人。但將這些特質放在工作上,是否等同就是一個老闆眼裡卓越和有貢獻的員工呢?

投入顧客所思所想

我們常羨慕別人年年升職加薪,不解為何旁人總幸運地坐上白金升降機,自己卻永遠不出頭,究竟幸運之神喜歡降臨在哪些打工仔身上?

好員工的素質,不單包括用心,還要用腦;只要做好準備,便可用最佳狀態迎接工作上所遇到的每個客人,他們隨時會是李嘉誠,又或其貌不揚的富翁。

蝴蝶效應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兹在1979年,提出一項震動人心的理論:「一隻蝴蝶在巴西拍動翅膀,有可能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致一場龍捲風。」人稱這理論為《蝴蝶效應》,意思是說,我們不要看輕任何微少的東西,因為它們往往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改變。

做個出色造鐘者

日前閱讀了《基業長青》(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 一書,該書在2002年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為20本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書籍之一。今次,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個書中談到的重點---領袖是怎樣的呢?

你要去哪裡

在大學裡,每年迎來一批同學和送走一批畢業生。在新生輔導日,我均會向我任教的工商管理系的同學提問:你是否具備作為投身商界管理人的性格和特質呢?同學都是一貫地沈思、一臉妄然,好像從來沒想過。事實上,在面試的時候,這些被喻為「港孩」的同學都背著標準答案:報讀工管是父母、師長的意見,或是因為香港是商業社會,投身商界是理所當然的。說著,我也看到狀似父母兄姊的影子在外等候著。

迫出來的智慧

朋友剛剛買了一件傢俱回家。回家後,她馬上就嘗試按照著說明書組裝傢俱。但是她嘗試了很久也不能成功把這傢俱弄好。結果,她只好放棄並到街外逛逛。幾個小時後,朋友回到家中卻發現傭工已經把這傢俱組裝好了。於是,她就充滿疑惑地問傭工:「你究竟是怎樣把這傢俱砌好的呢?」這位傭工說道:「都沒有甚麼特別的方法。只是我不懂英文,故此看不明說明書,唯有迫自己動腦筋。」

眼睛在說話

美國哲學家勞夫.沃爾多.愛默生曾經說過:「人的眼睛和舌頭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卻能從眼睛語言了解到整個世界。」研究指出,當人們溝通時,獲得的訊息只有7%是來自於字句的,38%是來自聲調,而有55%的資訊卻是來自於我們的身體語言的。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對我們的形象有甚大的影響。可有想過,小小的眼睛,蘊含建立領袖形象的學問。

以理服人

在職場上,基於不同的利益和立場,爭吵和糾紛是常有之事。適當的讓步和體諒著實可以讓事情得到疏理,但我們心中還是要有原則和底線的。如果別人的論點有違團隊的利益和宗旨,我們便要義正辭嚴地表明立場,更要準備好應變之法。

三分鐘

有一次,有位企業經理打電話給國外的客人說:「我今次找你的目的是教你如何使用本公司的產品,時間不會超過三分鐘。在我說話期間,請你別打斷我,之後如有問題,請再打電話給我。」

接著,這位經理便不停口地推介公司產品,最後終於說完了。他說:「我們還有二十秒,你還有甚麼東西要問呢?」客人接著說:「有的,因為你說得太快,我一句也聽不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