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好修行
Submitted by admin on
不少現代人,每天在職場生活,均活在各種使人沮喪的負面情緒,而不少的情緒均與大大小小的人和事有關,例如辛勞的工作成果被同事邀功、在每天繁忙的行事曆中表現得忙亂不滯等;而負面情緒都會使我們墮進不同程度的心靈「創傷」,一鼓莫明的無奈和鬱結伴隨著我們每天上班和下班。
Submitted by admin on
不少現代人,每天在職場生活,均活在各種使人沮喪的負面情緒,而不少的情緒均與大大小小的人和事有關,例如辛勞的工作成果被同事邀功、在每天繁忙的行事曆中表現得忙亂不滯等;而負面情緒都會使我們墮進不同程度的心靈「創傷」,一鼓莫明的無奈和鬱結伴隨著我們每天上班和下班。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很久以前,交通並不怎麼發達,難怪中國在西方人眼中就像蓋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不過,總是有些西方人會希望走向東方尋幽探秘,親自踏足這個神秘的國度。有一次,一群西方的貴族相約一起,展開他們東方探險之旅。為了讓他們的旅程更舒適,他們找來一位僕人同行,他就是李奧。
Submitted by admin on
《易經.繫辭下》裡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只有不斷求變通,才會有進步,而達致恆久的優勢。因此,《易經.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亦表示人們應該不斷自我增值,以適應迅息萬變的環境。
這些格言不管是在人生的態度上,或是在企業的管理上,也可派上用場。現在不少公司都開始奉行這種管理方法──鼓勵創新,重視員工的意見,不斷改革。
Submitted by admin on
自小長輩便教導我們:「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要先完成工作,才可以遊戲。這種教訓的原意是好的,但是香港大部分的「打工仔」卻將這種精神發揮得太「淋漓盡致」──每日只懂營營役役地工作,忽略了遊戲的重要性。
Submitted by admin on
現今社會普遍對企業家沒有甚麼好感,認為他們大多都是「見錢開眼」、「賺到盡」,凡事向利益出發,有時候為了達到目的,會用上不合道德的方法。然而,真正企業的經營者卻應該對企業的核心價值有深刻的認識和堅持。「企業」中的「企」字,可以分成「人」和「止」字。這表示如果企業中缺少了「人」,企業的運作就會停止。而這個「人」字卻包括了所有和企業有關的人士,例如:員工,消費者,甚至是社區內的居民。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2004年,颶風查理吹襲美國佛羅理達州。這個超級颶風除了奪去寶貴的生命外,還帶來10多億的財物損失。除此之外,災難還引發一場關於定價道德的爭議。究竟企業是不是只是為了營利而生存呢?一個企業在社區又應該擔當一個怎樣的角色呢?現在,讓我們一起回到2004年的8月份,看看颶風查理為我們帶來甚麽啟示。
Submitted by admin on
隨著聖誕節及農曆新年的臨近,又是即將派發年終雙糧及花紅的日子。對僱員而言,當然是開心的事情,無論多與少,都是過去一年辛勤工作的回報。但對僱主而言,卻是擔心的日子,因為這亦是員工離職的高峰期。
Submitted by admin on
品牌不僅是一所企業的商標,更代表了整所企業的價值觀。從廣義上而言,它包括了企業的產品、文化、商譽及管理運作。一般人注意的只是品牌的外在一面,如:象徵、標誌及口號等。成功的品牌往往是簡單而容易被記憶的,例如:一看到某些顏色或英文字母就能令人想起它們的企業。品牌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雖然抽象,但卻是每個清費者最先接觸企業的部份。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職場上,不少人會因受人「二分四」而理所當然地為工作付上最大努力,有時甚至要用盡一切方法來掩飾自己的弱點,表現在人前的,往往是強者姿態。不幸的是,大部分人都曾有暴露自我弱點的經驗,有時更會自責為什麼自己的表現那麼「愚蠢」或「幼稚」。當我們感到自己愚蠢時,我們便更在意自己在上司眼裏的整體表現,若長久給被評價為「低能」、「無能」,那升職、加薪一定距離自己更遠。
Submitted by admin on
早前看到一段新聞,講述某大銀行副總裁涉嫌非禮。而該銀行的發言人表示,一般副總裁職系毋須負責管理工作,一般管理見習生在工作3至4年後亦有機會晉升至副總裁職位。但按常理,「副總裁」級別應較一般職員犯罪對公司形象影響更大,而員工在取得高級職銜後需要更注重個人的操守及形象。企業本身亦需要提供清晰及詳細的行為指引,也不應胡亂批出「名實不副」的職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