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變革之路(十三)—「打橫嚟」

最近到某港式餐廳用膳,點菜時看到一個十分吸引的餐牌,標題是「二人睇戲連食飯都係$150?」可知到電影院看電影都輒都要50至60元一張戲票,現在150元已經包括了2份晚餐和2張戲票,難怪不少顧客都心動。話說回來,這餐廳的推銷方法頗聰明,它把食肆和電影兩個看似不相干的行業接連在一起,開拓和擴闊了一批新客群。

變革之路(十四)- 尋找藍海

在《藍海戰略》一書中提到在紅海中,每個產業的界限已被劃定為人們所接受,而競爭規則也是為人所知的。在行業中,企業間都希望擊敗對手,以獲得最大的市場份額。不幸的是,隨著企業愈來愈多,公司的利潤和發展空間就會愈少,公司間競爭亦會愈來愈激烈,市場就會變成染血的紅海。

變革之路(十五)- 情感投射

上次介紹用藍海戰略的思考進路來幫助我們尋找亮點,進行更新,在此重溫一下藍海戰略中的四大關鍵,就是「減少」、「增加」、「創造」和「剔除」。用上述不同方法來減少、增加、創造和剔除現存於企業或市場上的元素,目的是提升持份者或顧客的窩心經驗和整體滿意度。而今次可以說是上週的續集,我們一起來談談「情感投射」。

企業從故事開始(十一) 擊倒歌利亞的小石子

在舊約中,記載了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交戰。非利士人當中有一位巨人歌利亞,極其勇悍善戰,以色列人遇到他也無不退避三舍。年輕的以色列人大衞看見這情況後,主動挑戰歌利亞。大衞先在戰場上拾了數顆小石子,在與歌利亞對陣叫罵時,於遠距離扣石子擊斃了他。

在商場上,也有不少已在市場建立成壟斷著的巨人歌利亞。作為一間小公司,憑怎樣的「小石子」才能求生呢?

工作從信念開始(一) 圖書館的聖人

「一個年輕人所能繼承到的最豐厚的遺產,莫過於出生於貧賤之家。」安德魯‧卡耐基(Andrew Carnegie)曾經如此說過。

在美國,亨利‧福特憑藉以流水線生產福特汽車,得了「汽車大王」的稱號;約翰‧洛克菲勒創立了標準石油公司,得到了「石油大王」的美譽;安德魯‧卡耐基則因雄霸美國鋼鐵市場,成為與福特、洛克菲勒齊名的「鋼鐵大王」。

工作從信念開始(三) 渴望大海的遼闊

「若想建造一艘船,別叫一群人去採集木頭,別分派他們任務與工作,而是要誘導他們渴望大海的遼闊無垠。」這是安東尼‧聖修伯里的名句。是的,不少人工作的態度如像騎著狂奔快馬的騎士,漫無目的,更莫論對目標的響往。沒有這份從渴望而來的「火」,當挫折臨到,便以放棄告終。

工作從信念開始(四) 尿布戰爭

維克‧米爾斯(Vic Mills) 是寶潔公司(P&G)的研究部人員,他的孫兒剛剛出世了,而他也十分陶醉照顧孫子的時光。然而只有一樣東西是米爾斯十分討厭的 - 就是替他的孫兒洗尿布。每當孫兒嚎哭時,米爾斯都不得不皺著眉頭的為孫兒換尿布,再硬著頭皮的拿尿布去洗涮,更可怕的是這一份苦差可是沒完沒了……

工作從信念開始(五)從無為到有為

說起跨國企業的大老闆,或許是像史蒂夫‧喬布斯般有著過人魅力,引領著公司前進的人物;或許是像李嘉誠般做事一絲不苟,對公司每事必躬的領導者。然而,奇美集團的創辦人許文龍卻又以另一種方法治理他的公司 – 無為而治。

工作從信念開始(六)按自己的步調走路

馬克‧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是新晉的超級富豪,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10年年度風雲人物」,被業界稱譽為「下一個蓋茨」。這一位馬克‧祖克柏,就是知名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辦人。回顧他的成功過程,無可否認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但更重要的卻是他能按著自己的步調去擁抱自己的夢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