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感染力的父母?
Submitted by admin on
兒時,常常看到爺爺把四層高的唐樓梯間清洗得一塵不沾,默默的幹,卻不求掌聲。由於生活逼人,爺爺想了個辦法,在天台蓋搭木屋租給理工的同學。木材是從街市檢回來的生果箱(其時稱「新奇士板」),把它拆成一塊塊小木板,砌成小木屋。遇上颱風,辛辛苦苦搭建好的木屋,一夜間就給吹塌了,他便厚著臉皮向同學說:「給我一個月,我重建木屋給你們。」
Submitted by admin on
兒時,常常看到爺爺把四層高的唐樓梯間清洗得一塵不沾,默默的幹,卻不求掌聲。由於生活逼人,爺爺想了個辦法,在天台蓋搭木屋租給理工的同學。木材是從街市檢回來的生果箱(其時稱「新奇士板」),把它拆成一塊塊小木板,砌成小木屋。遇上颱風,辛辛苦苦搭建好的木屋,一夜間就給吹塌了,他便厚著臉皮向同學說:「給我一個月,我重建木屋給你們。」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美國,玩滑板是風靡不少青少年的活動。但當湯美•卡羅爾開始拾起滑板要學習時,卻立即招來其他人的白眼,因為湯美是失明的。
湯美自從 2歲時,便罹患上視網膜細胞瘤,不僅 因而失明,還有 可能在將來轉移 至其他器官並再次病發。自此,湯美不單變成盲人,亦變成了父母和朋友間的「受保護動物」 。
Submitted by admin on
最近12歲的兒子與媽媽為了怎樣處理「閒暇」的時間甚是困擾,兒子每每遇到沒事做的時候,便問:「媽,有乜做呀?」「媽,咁我點呀?」「媽……」除了問過不停外,他也不容許我們幹著自己的事情,有時就是為了討論「他要做乜?」或「我們一起做乜?」都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浪費好些時間。一天早上,我便特意和他分享爸爸在他同樣的年紀時,便很開心地找同學、朋友一起去玩,很享受朋儕的生活。
Submitted by admin on
小兒的老友近日要面對升中派位,除了他的父母很緊張外,連小兒、太太和我都為這小朋友能否派得心儀學校也同樣緊張起來。雖然教育局公佈今年差不多九成的同學都能獲派心儀學校,但偏偏小兒的老友就是那餘下一成的不幸者,自然小朋友和爸媽都很不開心。
Submitted by admin on
婆婆痛愛孫兒,每每用一些我和太太不太認同的方法鼓勵十歲的小孩,其中一樣就是承諾每次小朋友拿了100分,婆婆就會給他100「蚊」,這方法看來頗湊效,小朋友非常著意拿到100分,而且每次都很雀躍地主動告訴婆婆。每次與婆婆敘面時,累積100分的次數多了,給的獎勵也的確不少,太太看到便頗有微言,不鼓勵婆婆「履行諾言」。
Submitted by admin on
有一天,創造者看到一位小朋友愁眉不展,於是就走上前對他說:「小朋友,你為甚麼不快樂呀!」小朋友回答說:「我整天都被父母責備,如果我可以變成父母便好了。」於是,創造者就將小孩變成父親。
Submitted by admin on
從前有一個溫馨的家庭,一家人也生活得十分平等,自然沒有甚麼「一家之主」的觀念,他們也覺得這樣的感覺挺好的。
Submitted by admin on
Submitted by Mandy on
Submitted by admin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