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
Submitted by admin on
小時候,父親在我的印象中等同一盒燕窩,因為自幼父親便離開我們兩兄弟,帶著大哥到婆羅洲(今天的汶萊)打工,一去便是十二年。每年年終父親總會寄回一盒燕窩給嫲嫲,把它燉成寶品,治療我的哮喘。直至父親回港工作後,他給我的感覺仍是非常「深奧」的,因為他很少說話,每次發聲,便有如行雷,我們幾兄弟唯一的行動便是敬而遠之,避免惹他的怒氣。
Submitted by admin on
小時候,父親在我的印象中等同一盒燕窩,因為自幼父親便離開我們兩兄弟,帶著大哥到婆羅洲(今天的汶萊)打工,一去便是十二年。每年年終父親總會寄回一盒燕窩給嫲嫲,把它燉成寶品,治療我的哮喘。直至父親回港工作後,他給我的感覺仍是非常「深奧」的,因為他很少說話,每次發聲,便有如行雷,我們幾兄弟唯一的行動便是敬而遠之,避免惹他的怒氣。
Submitted by admin on
近日看到一篇內地的報道,內容提到中央政府嚴禁幼稚園和小學提早向學生教授較高年級的課程,避免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原來,現在不少內地的學校為了吸引家長的報讀,它們都會以「優先教授」為賣點,例如:提早教授二年級的知識予一年級的學生。
Submitted by admin on
一天,回到家中,發現九歲的兒子把自己關在房內,我便心知不妙,猜想他一定發生了不對勁的事。花上不少唇舌,才能說服他把門打開,怎料門開了,他卻把整個人藏在被窩內。這下子,我只有改變策略,不再追問他發生甚麼事,只有轉換話題,和他閒聊,並建議一起走到外邊散步。兒子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給我勉強地拖著,就在漫步的時候,他把在學校當天發生的一件「大事」緩緩地吐出。
Submitted by admin on
世界著名單車選手布蘭多在連續三屆獲得世界單車冠軍後,被記者問及其成功之道。於是,布蘭多就邀請記者回到家中車房,指著一架特製「小輪」單車,記者眼前單車的輪子尺寸與嬰兒車的輪子無異,記者說:「你就是用這單車練習?為甚麼它的輪子那麼細呢?你踏這單車時不是要比別人付上加倍的努力嗎?」
Submitted by admin on
香港的教育制度向來以死記爛背為主。老師從小教導我們只要熟背書本內的理論和課文,便可以在考試中獲得很好成績。學校就像一個工廠,每天為同學們單向地灌輸不同理論,同學完全不用運用思考,結果,香港出現很多「高分低智」的學生。
Submitted by admin on
上期在這專欄中提到小朋友的創意,絕不能從擠得密密麻麻的行事曆中發揮出來,只有給予適當的空間和休閒,才能生出各式各樣有趣的意念和創意作品。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不時會遇到一些「估佢唔到」的事情發生,令我有時都「信心動搖」,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教好同學。近年便有幾件學生的事情使我甚為不快。年前一位有理想、成績尚可的同學為朋輩強出頭冒認警察,犯上官非,被控坐牢四個月。兩年前又有一位畢業同學,不甘女友提出分手,一怒之下,把他們拍拖期間的自拍情慾照放上至互聯網,犯上「不恰當使用他人資料」罪,被判半年監。
Submitted by admin on
兒時,常常看到爺爺把四層高的唐樓梯間清洗得一塵不沾,默默的幹,卻不求掌聲。由於生活逼人,爺爺想了個辦法,在天台蓋搭木屋租給理工的同學。木材是從街市檢回來的生果箱(其時稱「新奇士板」),把它拆成一塊塊小木板,砌成小木屋。遇上颱風,辛辛苦苦搭建好的木屋,一夜間就給吹塌了,他便厚著臉皮向同學說:「給我一個月,我重建木屋給你們。」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美國,玩滑板是風靡不少青少年的活動。但當湯美•卡羅爾開始拾起滑板要學習時,卻立即招來其他人的白眼,因為湯美是失明的。
湯美自從 2歲時,便罹患上視網膜細胞瘤,不僅 因而失明,還有 可能在將來轉移 至其他器官並再次病發。自此,湯美不單變成盲人,亦變成了父母和朋友間的「受保護動物」 。
Submitted by admin on
最近12歲的兒子與媽媽為了怎樣處理「閒暇」的時間甚是困擾,兒子每每遇到沒事做的時候,便問:「媽,有乜做呀?」「媽,咁我點呀?」「媽……」除了問過不停外,他也不容許我們幹著自己的事情,有時就是為了討論「他要做乜?」或「我們一起做乜?」都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浪費好些時間。一天早上,我便特意和他分享爸爸在他同樣的年紀時,便很開心地找同學、朋友一起去玩,很享受朋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