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夢想

在美國,玩滑板是風靡不少青少年的活動。但當湯美•卡羅爾開始拾起滑板要學習時,卻立即招來其他人的白眼,因為湯美是失明的。

湯美自從 2歲時,便罹患上視網膜細胞瘤,不僅 因而失明,還有 可能在將來轉移 至其他器官並再次病發。自此,湯美不單變成盲人,亦變成了父母和朋友間的「受保護動物」 。

但在湯美 10歲時,接觸到 滑板後,便夢想能在滑板上風馳電掣,如其他人般做出不同的花式。湯美這一個願望,一開始在其他人的眼中是異想天開。但湯美並沒有放棄,堅持要苦練滑板 ,一練就是5年。

對普通人而言, 玩滑板已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他雙目失明。 湯美在練習時遭受無數的跌碰,更曾磕掉了他的門牙。但他沒有選擇放棄,笑言每一次的摔倒都是一個練習的機會,一個改進的方向。最終,湯美竟然能憑著 滑輪的聲音變化來判斷右左, 更培養了良好的身體平衡 。上大學後,湯美還成立 了滑板俱樂部,與其他出色的滑板玩家一起, 把自己的技巧和經驗傳授給其他人,成為其他人的導師。

對湯美而言 ,最初他把玩滑板的夢想告訴 其他人時,不少人因為他失明而 表示質疑,甚至戲言他玩滑板如同自殺。但正因為這些質疑, 成為了他玩滑板的動力。 湯美曾經說過︰「我想每個人都明白,如果你真的想做成一件事,總能找到戰勝困難的辦法。 」

看到湯美的奮鬥故事,內心不其然浮現出幾個香港人熟識的名字,例如單車好手洪松蔭、跳開心舞的龍懷騫,和另一年青單車運動員李慧詩,他們都有一共同點,就是勇於克服困難,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是否真的有那麼多湯美的故事呢?答案是少之又少。相反,卻看見不少小朋友「周身刀,冇張利」,又或者「三分鐘熱度、虎頭蛇尾」的比比皆是。小朋友未能專心克服困難,發展所長,關鍵的不僅是缺乏意志和勇氣,而是父母的過份保護及功利心態有關,設想若是湯美生長在香港,我們的父母會說:「這麼危險的活動,是會沒命的…… 玩滑板可以入名校、賺錢嗎?」是的,怎樣的社會、怎樣的父母,便會複製怎樣的下一代。管理學家Jims Collins說:「我們並不缺乏新的意念,我們缺乏的是完成意念的意志!」就是這份意志,成就了湯美、洪松蔭、龍懷騫、李慧詩的精彩人生,還有我們也要向成就他們夢想的父母、朋友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