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治

誠信行為的難

不少人認為現實職場中根本沒有可能做到誠信,最少某些職業如是。做律師的既然接下案件,便需盡所能從疑點中建立維護所託者的利益,案情的真實性往往是次要的。從事市場營銷者,對產品絕對要隱惡揚善,才能成功游說買家。股票交易員往往因買方能收取更多佣金,自然傾向叫人買多於賣。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是「隻眼開、隻眼閉」,或者不斷妥協,以致發展到完全不能作倫理上的判斷,似乎政治行業便是這類的表表者。

誠信破產

內地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國產奶粉而出現病症的兒童已急增至六千多人,並至少造成3名嬰兒死亡,至此,「中國製造」四個字已經等同於假、劣、甚至謀財害命的標記,這與京奧展演的強大構成強烈對比:正是發財不立品,沒有甚麼好驕傲。前總理朱容基便曾說過,倘若不撤底對付貪腐行為,黨和國家都要滅亡。朱總理所言並非沒有根據。

誠信與社會資本

不少學者把誠信視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認為誠信在每個社會道德標準或價值觀形成之前已經存在。他認為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是分不開的,在社會資本和物質資本同樣重要的時代,只有那些擁有較高信任度的社會,才有可能創造較穩定、規模較大的企業組織,例如日本、德國和美國。相反低信任度社會如法國、意大利、香港和台灣則需較長的時間建立大企業。

履行誠信

企業以至個人追求誠信,似乎是大勢所趨,只是其複雜的挑戰性,往往為人所忽略。有些人認為誠信行為是理所當然的,實踐起來非常簡單。曾經聽過一位執法者說他從來沒有道德兩難的決定,只管按著法規執行,一切便簡單得多。又有一位任職於司法機關的人士,形容他草擬法律無數,從沒面對道德挑戰,因此在他的世界裡,活出誠信就如飲茶食飯般理所當然。

以戰養戰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發生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摧毀了無數的家園,亦令數以百萬計的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救災的工作無疑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硬仗,疫症、食物、搶掠、水壩潰決等,都是不容忽視的「敵人」。可幸的是,這個多月來的戰鬥都取得不少勝利,這應歸功於中國的各領導人和解放軍,實行了「以戰養戰」的戰術。

二百年的強國夢

中國自秦始皇起,經歷了西漢、唐朝貞觀、元朝及清朝康雍乾等盛世,一度成為區內的強國。但是,由晚清開始,國力日漸減弱,不斷受到列強的侵擾。自此,中國人「自卑」和各自為政的心態便慢慢形成,總覺得我們不及外國。直到今屆2008年北京奧運結束,中國終可再一次抬起頭,向世界高呼「中國人是最強的」。

中小企求生之道 (二)

拙文《中小企求生之道(一)》提到中小企不要動不動便要求政府出手,大企業也不會因為你在電視或電台大聲叫嚷便放棄吞併他們,只有大家聯手制定策略,一起對抗大企業才是生存之道,筆者提出了策略聯營(Strategic Alliance)的方法,而中小企自己本身也要自求多福,不斷提升自己的本錢(產品和服務質素)。我們相信「有麝自然香」的道理,「口碑」是長線營商的不二法門。

中小企求生之道 (一)

金融海嘯的影響漸現,大小企裁員倒閉不絕於耳,中小企陷入財困,苦不堪言。不少中小企老板期望銀行及政府能舒解苦困,筆者認為他們與其求人,不如自謀多福。老實說,不少中小企就像一盤散沙,服務又不思進取,沒有海嘯也遲早完。

誠信與社會資本

不少學者把誠信視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 認為誠信在每個社會道德標準或價值觀形成之前已經存在。他認為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是分不開的,在社會資本和物質資本同樣重要的時代,只有那些擁有較高信任度的社會,才有可能創造較穩定、規模較大的企業組織,例如日本、德國和美國。相反低信任度社會如法國、意大利、香港和台灣則需較長的時間建立大企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