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換創意

不少人會認為自己是沒有創意天份的,但當你細心看看以下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 金伯利‧韋德的實驗,也許你會從此改變你的想法。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共邀請了20人成為「招募者」,他們的工作就是說服自己一名親人參加實驗,成為實驗的「參與者」。這個實驗的目的是証明人們可以為自己「創造」記憶,從而推敲出「人人都是有創意」。

實驗開始時,韋德要求「招募者」各自提供一張「參與者」童年時的照片。其後,研究人員把這些照片都加以修改和編輯,「捏造」出一批虛構的照片---虛構照片中「捏造」出這些「參與者」在兒時都參加了熱氣球的情況。(當然這些「參與者」並沒有真的在兒時玩過熱氣球!) 實驗為期兩週,「參與者」共要先後接受三次訪問。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在每次訪問中不斷回憶並描述照片中的情況和經歷。可能你會問:「他們在兒時根本沒有真的玩過熱氣球,又怎能回憶呢?」你這個疑問在第一次訪問中的確是成立的。

在第一次訪問,近乎全部的「參與者」都記得自己兒時所發生的趣事,但對於所謂的「熱氣球經歷」,大部分人都沒有印象。有趣的事,有1/3「參與者」聲稱自己記得「熱氣球的經歷」。第一次訪問訪問後,研究人員請「參與者」回家再想想照片中描述的情況。結果在第二次訪問,更多人開始「記起」所謂的「熱氣球經歷」。在最後一次訪問,在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境然記起了那捏造出來的熱氣球經歷。更令人莫明奇妙的是,有部分參加者更可以仔細地描述當時的情況和感覺!

面對上述有趣的結果,韋德指出人類的記憶是有很強的可塑性的,我們的記憶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的。如果有一位相對權威的人仕指出我們有某些經歷,我們也會因此相信這些所謂的經歷是真的。與此同時,大腦是不會讓我們記憶產生空白的,因為這會令我們產生不安,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患上失憶症。這時我們的「潛意識」就會為我們制造出虛構的情景記憶,以填補自己的記憶空缺。雖然這做法有點自欺欺人,但是卻可令我們回服心安的感覺,因此我們仍是要感謝我們「潛意識」的功勞。

事實上,「潛意識」讓我們無時無刻都有著突破性的思考的,而人們的思考可分為「意識」和「潛意識」。一般情況下,「意識」會像守衛般監禁著「潛意識」,只有在「意識」放鬆時,「潛意識」才可以發揮出來。休息和放鬆自己都是讓「意識」減弱的方法。這就是為什麼研究人員在第一次訪問之後請人們靜心休息,結果「參與者」在第三次出現了驚人的想像力。因此若我們想不到東西,便不必勉强自己想下去,倒不如放髭一點,作一些完全無關的事情,例如上廁所、去游泳、洗一個澡、看个电影、探個朋友…. 新的意念很有可能在不經意中跑出來,難怪不少科學家和數學家也會在睡覺前輕輕思索一下難題,然後抱頭大睡。往往南柯夢醒的時候,這些難題也已經解決了。換句話說,創意是從空間而來的,正是「悶聲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