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道

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句說話的意思是,作為一個領袖,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不一定是最強。但是領袖一定要有德行,善待人才,讓人才為自己效力。孔子以北斗星為例子:北斗星自己本身是不動的,但它旁邊有北斗七星圍著它轉動。這比喻領袖要像北斗星一樣,讓人才為自己效力。

歷史上劉邦便是一個好例子。劉邦出身低下,也不是一個具有很強才能的人。但是他有一個優點,就是勇於表達自己的不足,凡事和下屬坦誠相告。而且,他心胸廣闊,對人才不問出身。他任命蕭何治國,韓信領兵和張良獻策。在人才輔助下,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名號「漢高祖」。

說到用人之道,一則關於曾國藩「監貌辨識」的小故事值得我們細味,亦頗具中國人特色的選賢哲學。曾國藩委派李鴻章訓練淮軍,有一天,李鴻章帶著三個人求見,請曾國藩給他們分配職務。曾國藩當時剛好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外等候,自己則進入室內。

等到曾散步回來,李請曾傳見三人。曾竟說大可不必,並對李說:“ 站在右邊的是個忠厚的人,可委派後勤補給工作;站在中間的是個陽奉陰違的人,只能給他無足輕重的工作;站在左邊的是個大才,應予重用。”李驚問道:“ 您是如何看出來的呢?”曾說:“ 剛才我散步回來,走過三人面前,右邊那人垂首不敢仰視,可是他恭謹厚重,故可委派補給工作;中間那個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過,立刻左顧右盼,可見他陽奉陰違,故不可用;左邊那人始終挺直站立,雙目正視,不亢不卑,乃大將之才。”

誠然,員工是企業重要的資源之一,如能妥善用人及管理人,就能使企業順利發展。但是,管人是管理學中最難的學問。因為每一個員工的性格、經驗、背景、想法都不一樣,很難「一本通書看到老」,找到一個能有效管理所有人的方法。

有些企業和管理人員均曲解了「管理」兩個字,以為管理就只是「管束」員工,讓員工順著公司的政策走。於是,他們便制定了各種各樣的約束制度,要求員工每個步驟、每樣事情都嚴格按照公司的標準,如:上班期間不能談話,限制上洗手間的次數、髮飾和儀容等。儘管管理學之父泰勒在1911年所提出的「科學管理原則」的確能夠提升企業效率,但這些制度卻規範了員工的工作模式,使他們坐如針氈,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現代管理大師肯‧布蘭佳提出了「鯨魚哲學」。他指出培養人才就和訓練鯨魚一樣。如果訓練員懲罰一條五噸重的鯨魚,再和它待在同一個水池是十分不智的,除非他想縮短職業生涯。良好的管理者先要和團隊建立信任。當團隊達至佳績時,要及時加以肯定。但是如果員工犯錯,最好的做法是調整注意力,先讓員工明白自己犯錯的原因,並提出改善辦法和給予員工補救的機會。這樣,員工對上司就可做到心服和口服。

簡而言之,要管好一個人,秘訣在於激勵而不在於制約。至於如何激勵員工,就要看那個人的取向,有人喜歡獲得上級的認同、有人需要用實質的金錢鼓勵、有人需要給他一個崗位,有人需要舒適的辦公室環境……。辦法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切記:得人心、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