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盼望、常存感恩 Submitted by Mandy on 五, 11/01/2013 - 16:11 大家有否留意,樂觀的朋友總的笑容滿面,悲觀的朋友總的哭哭啼啼呢?有很多人整天都想知道自己能否改變命運,我倒認為我們應該學懂如何積極面對命運。以下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具社會意義的企業 Submitted by Mandy on 五, 11/01/2013 - 16:07 傑里米.邊沁( Jeremy Bentham)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他提出了功利主義學說。簡單來說,功利主義指出:「道德的最高標準就是使幸福最大化,使快樂總體超過痛苦。也就是說:正確的行為就是任何能使功利最大化的東西。功利則泛指任何可以為人們帶來幸福和快樂,或阻止痛苦的東西。」對於一個社會來說,人們的總體利益最大化無疑是最大的原則。例如,政府在訂定任何政策時,必會衡量社會最大的利益。
父親的感染力 Submitted by Mandy on 五, 11/01/2013 - 16:05 在孩提時代,小朋友最多時間和父母一起,父母們的一舉一動也會成為小孩學習和模倣的對象。要讓小朋友有良好的做人態度,言傳身教,用生命感動生命是十分重要的。 Rick因為出生時臍帶繞頸而導致腦部缺氧,當時醫生告訴其父親 Dick:「你的孩子註定是植物人,你們也沒有能力養育他了,不如將他送到療養院吧!」然而Dick 即斷言拒絕了醫生的建議,他決心將這小孩養育成材。
再見怪獸同事 Submitted by Mandy on 五, 11/01/2013 - 16:05 去月尾發生一宗令人吃驚的旅遊巴士傷人案,引至8人受傷,如果不是有英勇司機及時制止,後果不堪設想。事件特別的是,兇手和傷者是同一公司的同事關係。很難想象坐在旁邊工作的同事,瞬間竟變成了可怕的兇手!據報導,原來兇手在工作上遇到不愉快,和同事間關係不容洽,於是兇手憤而離職,但令更憤怒的是他發現同事在知道他辭職後竟進行慶祝,結果他頓起歪念,釀成慘案。
成功在不遠處 Submitted by Mandy on 五, 11/01/2013 - 15:56 日前 中學文憑試放榜,失明弱聽學生曾芷君勇奪三科5**成績,激動著不少香港人的心。自少殘障的芷君,在心光盲人學校讀至中一。雖然有人認為殘障學校的學生成績會比正常學校低一些,芷君卻認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憑著努力,她被取錄於英華女學校重讀中一,更在文憑試勇奪佳績。說起自己的經歷,芷君認為自己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樣:「我哋嘅生活可能好平淡,唔似其他學生成日去旅行,但快樂時光多不勝數!」
中年保健 Submitted by admin on 日, 03/17/2013 - 20:09 人原本最少應可活100歲。我們活不過100,可以說是過早死亡。美國的研究表明,醫療技術可以減少10%的過早死亡,但健康生活方式不用花多少錢,卻可以減少70%過早死亡。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用心生活、關心自已,是可以健康活到100歲的。
下一個偉大發明…… Submitted by admin on 日, 03/17/2013 - 20:08 香港的教育制度向來以死記爛背為主。老師從小教導我們只要熟背書本內的理論和課文,便可以在考試中獲得很好成績。學校就像一個工廠,每天為同學們單向地灌輸不同理論,同學完全不用運用思考,結果,香港出現很多「高分低智」的學生。
培育者 Submitted by admin on 日, 03/17/2013 - 20:08 有說這世界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擅長向人潑冷水,遇事永遠怨天尤人,總是令人灰心沮喪;第二種人是剪草機,這些人心懷善意,但遇事只顧個人利益,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第三種人卻願意對人伸出援手,以提升他人生命及鼓勵他人快樂。一位成功的領導者,必定是第三種人──培育者。
變與不變 Submitted by admin on 日, 03/17/2013 - 20:02 有天,兩位探險家發現一幅藏寶圖,上面寫著:「世上最貴重的寶物就藏在地圖中其中一個地方。」在藏寶圖中標明一些地方名,而這些地方分佈在世界各地不同地方。那兩位探險家十分興奮,並馬上開始尋寶之路。 一年過去了,他們已經去過地圖上所有地點,寶物還是沒有發現,那時兩位探險家心裡卻起著不同的想法。其中一位想:「是否之前忽略了甚麼地方,看得不清楚呢?」於是他決定再行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