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情緒
Submitted by admin on
最近閱讀了一本書,名為《象與騎象人》(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作者喬納森.海特是一位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他在書中提到,我們的情緒就像一頭大象,而我們的理性就像騎象人。平常,騎象人會坐在大象上面,指揮著大象的路向和方向,享受著支配權。不過有時候,騎象人的控制權卻不是絕對的,如果當幾噸重的大象頑皮時,騎象人片刻便會失去其話語權。
Submitted by admin on
最近閱讀了一本書,名為《象與騎象人》(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作者喬納森.海特是一位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他在書中提到,我們的情緒就像一頭大象,而我們的理性就像騎象人。平常,騎象人會坐在大象上面,指揮著大象的路向和方向,享受著支配權。不過有時候,騎象人的控制權卻不是絕對的,如果當幾噸重的大象頑皮時,騎象人片刻便會失去其話語權。
Submitted by admin on
有一天,有位學生問蘇格拉底:「我們怎樣才能學到和你一樣高深的學問呢?」蘇格拉底並沒有直接回答學生的問題,卻說:「今天我們來學一樣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我們每人把胳膊盡量向前甩,然後再盡量向後甩。」蘇格拉底向學生作了一次示範,接說:「從今天起,你們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夠做到嗎?」學生們都大笑,心想:「這事太簡單了吧!我們又怎會做不到呢?」
Submitted by admin on
最近不約而同有雜誌和講座邀請,寫的和講的題目都是和親情有關,當然是期望我從爸爸和丈夫身份看親情。這使我想起一個有關孔子門生、令人動容的親情故事。話說在春秋戰國,孔子有位以孝道聞名的門生,名閔子騫,他的生娘在誕下他不久之後就死去,父親續弦再娶,而且另外生了兩位小孩。
Submitted by admin on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面對逆境時,人難免會有所不安,但是問題是我們能否很快就重鼓鬥志,走出陰霾呢?在愛迪生發明留聲機後,就曾經有記者問他:「患上耳疾對你來說是不是一種不幸呢?你發明了留聲機卻自己不能清晰地享受該發明帶來美妙的音樂,你覺得可惜嗎?」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思想上,人總是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特性,當我們認定某事情時,我們自然地會把和這事情有差異的証據視而不見,造成「判斷偏差」( Diagnosis Bias) 。大家不要以為這偏差只會出現在一般人身上,其實還是會出現在一些專業人士和絕頂聰明的人身上。
Submitted by admin on
世界著名單車選手布蘭多在連續三屆獲得世界單車冠軍後,被記者問及其成功之道。於是,布蘭多就邀請記者回到家中車房,指著一架特製「小輪」單車,記者眼前單車的輪子尺寸與嬰兒車的輪子無異,記者說:「你就是用這單車練習?為甚麼它的輪子那麼細呢?你踏這單車時不是要比別人付上加倍的努力嗎?」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美國某大集團的董事長房間內,牆壁上高高掛著一個英文字,就是「謙遜」。「謙遜」可算是這位成功企業家的座右銘,這一切也源自他剛進公司的一次經歷。話說,他剛進入公司時,那時公司的領導是一個十分厲害的傢伙,他畢業於名牌大學,加上本身聰明絕頂,大家都認為他會引領公司走向高峰。
Submitted by admin on
從前有兩塊大石,它們一直聳立在高山的懸崖邊。有天,其中一塊大石說:「我們在這裡都已經有數千年了,看著這懸崖,多麼的美麗。我們不如試試滾下山坡,闖闖外面的世界吧!」另一塊大石卻說:「不好了吧!我在這裡不是活得很好嗎?如果滾下山崖,就算不粉身碎骨,都會弄得損手爛腳。」
Submitted by admin on
《武漢晨報》某天有這樣的一篇報道,內容大致是講述江漢大學一位畢業生的求職經歷。話說求職當天,這位畢業生小陳在家中不慎打翻了水杯,把履歷表都弄濕了。由於時間關係,小陳來不及重新打印一份履歷,於是就草草地用毛巾把履歷弄乾一點便出發了。
Submitted by admin on
多年前,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位廠長,工作非常投入,但經常見他都是愁眉苦臉,抱怨工作不稱心。原來他每天的行事曆都是不斷複製著昨天的「失敗」: 上班例遲,因為昨天很晚下班;工作排山倒海,但卻「見嘢做嘢」,從沒計劃;與同事溝通,都是「面阻阻」收場;中午吃飯都會「飲兩杯」、抽抽煙、用以減壓… 。每次與他聊天,通常都是聽他滔滔不絕的嘮囌,然後結語都是四個字:「諸事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