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同行 –
專訪鴻福堂集團執行董事司徒永富
鴻福堂集團執行董事司徒永富與太太育有一名九歲兒子,名叫力峰,意思是靠神的力量上山峰。父母寶貝自己的孩子是理所當然,但司徒永富凡事喜歡以逆向思維處事,培育孩子也不例外。當現今家長美其名為孩子將來著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拼命的把孩子往名校擠,給孩子安排密密麻麻的課外活動,司徒永富一開始的方向已很清晰:「父母不是真理擁有者,而是孩子的同行者。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這是我們對養育孩子抱持的核心信念。」
「小孩子心靈美善,父母的工作,是保育,為孩子預備適當的土壤,為他們撥開荊棘,讓孩子成長時保留原有美善的心靈。所以父母應該重視自己的全人行為,言教身教要匹配,在生活上薰陶孩子。我們教養孩子,傾向盡早讓他面對真實的世界。從少開始,我們會和他去探病甚至到靈堂,讓他親身體驗人生的真實,培養自己成為變壓器,面對不同處境有能力調整自己的情緒。」
保育孩子美善的心靈,司徒永富堅持每日給孩子時間。「每天我們會一家人吃晚飯;一起看電視,有共同話題;力峰每晚9時半上床睡覺,但睡覺前我會和他傾偈,重溫當日發生的事情,帶他去感恩,一起祈禱,我又會和他分享一些智慧的故事,是非常有質素的親子時段。」
教導孩子知識容易,但要讓知識轉化為智慧很難。司徒永富覺得智慧不能教,而是點點滴滴累積而來。所以他會刻意為力峰製造生活空間。「創意是從沉悶而來,孩子要有空間去思考,面對困難時,才能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力峰曾試過用棉花製作大骰子,因為平常用的小骰子常滾進沙發底,不方便玩耍。孩子習慣自己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習慣用腦筋去做事,對他將來建立抗逆力有很大幫助。」
「力峰現在九歲,我們開始嘗試讓他獨自出外。剛過去的星期,力峰買了一斤有機菜回家,他向我們說有人說他買貴了,又有人說他買平了,這個過程很有趣也是一種學習。當我問力峰有沒有讓好友知道他獨自外出,力峰說沒有,因為我曾教他要謙虛。原來力峰覺得能夠獨自外出是一件很難得的事,但他的朋友不能,他體恤別人的感受,不想朋友有比較不開心。」力峰的回應,顯露他在待人處事上的智慧,令司徒永富感到安慰及高興。
司徒永富又和我們分享一次難得的經驗。「我希望培養力峰音樂感,他六歲時便讓他學鋼琴,但學了幾個月他便不想學,於是我讓他轉學非洲鼓,試一個月他又放棄了。我們想孩子學習堅持,但又不想強逼他,唯有先讓他休息一個月。期間有一天,我們和他去看話劇《秒速十八米》,內容是單車好手洪松蔭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最終成為香港首席單車運動員。力峰臨睡前分享當日最開心的事便是看話劇,於是我隨意問他有甚麼學習?他答:『明白做事不要隨便放棄。』我隨即問他有甚麼事情不要放棄?他突然醒悟自己放棄了學琴,於是第二天,他主動學琴練琴,直到今天也沒再停止。」
讓孩子學習堅持及培養毅力,原來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父母為孩子定時間表,然後監督他每日依時完成,而是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為自己負責。當很多父母仍然無助的陷入在孩子背後追,在頭上徘徊不去的光景,司徒永富以同行者的角色,卻更有效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在職場我負責管理,遇過太多年青人,手持亮麗的履歷表,入職後才發現未能融入工作文化及團隊。他們擁有知識,卻欠缺智慧;他們長於考試,但卻欠缺現今職場最需要的應變能力、創意、批判及合作精神。」當今天有大學畢業生面試時掛在嘴邊的是「媽咪話……」,對工作沒主見,司徒永富憑著他從職場多年的經驗,明白他不是要培育一個成績優秀,心靈貧乏的人,而是一個有智慧、擁有愉快人生的人。力峰雖然還少,但有一對緊隨上帝而行的父母同行,肯定的,他的智慧將會和他的身量一樣,一天一天地茁壯成長。
童心分享
司徒永富和「童行」讀者分享兩本書。
第一本是「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故事起源於一位因戰爭受傷的軍人艾迪,一個認為自己生存並沒有任何意義的人。他死後在天堂依序見到五個人,這五個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曾經出現過,他們有一面之緣的路人,也有一生的摯愛,艾迪因他簡單平淡的人生,卻影響了很多只跟他擦身而過的陌生人。書中呈現的生命很立體,每一個人的生命與其他人的生命是互相交錯,互有影響的,你以為你現在的生命很平淡嗎?其實卻是充滿意義。
第二本是「一碗清湯蕎麥麵」。書中母子三人面對逆境堅忍不拔的精神,團結一致,渡過難關。這個在日、韓廣為流傳的故事,感動了億萬人,成為在逆境中奮起,絕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象徵。本書故事中所強調的心靈之美,更是對兒童和青少年的人格培育有極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