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購物狂說起

兒子對很久沒見的姨姨介紹他的媽媽:「我的媽媽是購物狂…」作為父親的我,聽著覺得有點一頭霧水,因為太太的確不算得上購物狂,只是閒來與朋友逛商店時,總會有點收獲;興之所至,她亦會多買幾件,在兒子眼裡,有時「收獲」比他多,他便作出「媽媽是購物狂」的抗訴,以示「抗議」。說實話,一家人包括我在內,沒有一個是有購物狂的傾向,這可以從生活的種種說起。先說住的,我們對租屋自得其樂,感覺非常輕鬆,因為假日行街,很少跑到傢俬店選購傢俬,想到住的地方是租的,不必太講究,免得他日遷居,所購的不適合。至於用車,我們的確可以享受成為有車一族,但從來都是用二手車,精明的我,總覺得新車落地折舊率相當高,非常不化算。有關我們日用的,尚算懂得用好一點的,耐用美觀仍是首要考慮,但從不追逐名牌。以我為例,手上帶的錶,是舊日祕書送的,是有生之年帶得最貴的錶,據我所知,應該是大約千多元。我們三口子,最享受的算是吃的,由澳洲燉奶、麥文記、港式奶茶,到法國餐廳,都可令我們樂得整天,除了享受美食,還可沐浴在家庭幸福中。
我認為,真正的購物狂,應該至少有以下其中一些特徵:
(一) 以購物來換取快樂
(二) 以購物來滿足內心的虛榮
(三) 受朋儕影響,活在購物狂的圈子裡
(四) 生活以我為尊,錢是自己的,喜歡怎樣花便怎樣花
(五) 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習慣消費
(六) 以不斷的購物來轉移負面情緒,不開心、壓力愈大便愈多消費,麻醉自己。
遠離購物狂的「惡習」,不妨從根源做起,例如過簡約一點的生活,重視關係和活潑心靈多於物質享受;在轉念之間,不偏執於物慾虛榮;使用錢財,超越自我中心,嘗試多點造福他人;從消費主義的社會氣氛中自我醒覺…最後,即使面對種種壓力,也要勇於面對和尋找負面情緒的根源,而不以購物和消費來自我麻醉和作不恰當的轉移。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提摩太前書6章6-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