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點與盲點

楚人卞和某天於楚山採得一塊未經雕鑿的壁玉,於是打算獻給楚厲王。楚厲王看到這平平無奇的石頭,便叫玉匠鑒別,玉匠斷然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認為卞和是騙子,遂把他的左腳砍去。厲王死,卞和又把壁玉獻給繼位的武王,武王又請玉匠鑒別,玉匠再一次說這只是普通的石頭,武王又把卞和右腳砍去。

最後,武王死,文王繼位,這次卞和沒有主動獻壁,他反而在山腳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派人問其原因,卞和說:「我不是為我被去的腳而哭,我哭的是寶玉被人當成石頭,好人被人對成壞人,難道這都不值得痛心嗎?」於是,文王就請玉匠重新鑒定和氏壁,果然發現這是一塊未經雕鑿的稀寶。為了紀念卞和的功勞,文王為這壁玉命名為「和氏壁」。

是的,有時即使我們手持真理,但亦未必能在短時間內說服別人。這時便是我們的交叉點,究竟我們應該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呢?回到故事,看到楚人卞和因著「上司」的無能而無辜地沒了雙腳,內心不覺心酸之餘,的確「接受唔到」:正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沒了左腿,理應學精明了,怎麼會連右腿都給人砍去。大概這是一般心存正氣、有勇無謀的人的盲點。在紛亂世情的當下,能有文王的悲天憫人及求真的胸襟,自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