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Mandy on
是釋放不是操縱
傳統對管人的理解,就是用胡蘿蔔加大棒。員工和僱主的關係,只是僱傭關係而已。然而這觀只會製造無限恐懼感,因為只要員工對生活有憂慮,例如要賺錢供樓、養妻活兒,對失業就會產生恐懼感,工人工作的目的就是只有維持生計。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卻認為,這根本不是管理,這是「操緃和控制」!管理是甚麼?對德魯克而言,真正的管理是利用人的善意,利用人的長處,發揮人的潛力,人的創造,願意貢獻、願意服務和幫助他人,把這些東西刺激和釋放出來。所以對德魯克而言,管理是有道德性的,在於釋放人的善意和潛能,去創造和服務他人;是以,相對於操縱和控制,利用人的恐懼和弱點去達成某種目的,這便是真正管理的分界綫。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應用到管理,便是一套「以人為本」的管理精神,尊重員工的真實需要,做到真正能留人材:把人的心留下。我們可使用這理論系統地探究在不同層面如何激勵員工,包括員工的五方面需求,分別是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馬斯洛指出,人們需要動力實現某些需要,有些需求優先於其他需求,因此不同人即使有相同的需要,也不可能用同一套管理措施來滿足,因員工的需求各有其優先考慮,較有效的方法,就是一籃子政策,讓員工因其需要去選擇。以我公司為例,便讓員工在週一至週五任選一天在家工作,也讓員工在一天工時中彈性上下班。
具體而言,(一)生理需求:員工幸福的基礎。在企業環境中,這些需求轉化為公平的工資、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合理的工作時間。箴言22:9說:「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二)安全需求: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包括明確的政策、工作安全、健康福利和支持性的氛圍。詩篇46:1說:「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三)愛與歸屬感:培養社區和聯繫,包括人際關係、友誼和社區感,積極培養團隊導向的文化,鼓勵合作並促進社會互動。約翰福音13:34-35中,耶穌命令道:「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四)尊重需求:認可和重視貢獻,這些需求包括被尊重、自尊和被認同。提供職業發展機會,並鼓勵貢獻。羅馬書12:10建議道:「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五)自我實現:賦能員工達到其最大潛能,即成為最好的自我的願望。提供成長機會,並鼓勵創新。以弗所書2:10說:「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里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管理者不僅提升了組織的成功,還肯定了每個人的內在價值和目的。
德魯克的三句說話對我深具影響,就是:「僱用整個人,而不是一雙手。」、「讓工作有成效,讓員工有成就。」和「充分發揮人的長處,而不是改造人。」最後這句我認為至為重要,就是用人之長而不是老是瞪著員工的弱點,管理者的天職就是把對的人放在對的崗位上,幫助他們發揮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