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星島日報網 | 2020-04-16 網站(URL 連接) | 日報新聞

鴻福堂逆市擴張開兩新店

(星島日報報道)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本港零售市道雪上加霜,惟經營保健飲品生意的鴻福堂(1446)逆市擴張。該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昨表示,肺炎疫情對主打民生消費品的鴻福堂影響較微弱,雖然近期整體人流有所下跌,但平均每宗交易金額則上升一至二成,而今年已開設兩家分店,未來將繼續發展民生地區。

  面對同業紛紛出現裁員及結業潮,司徒永富認為,疫情對零售業衝擊較大,因應港府實施「限聚令」,加上港鐵班次及學生群體等的減少,該公司亦不能避免受到影響,近期整體人流下跌二至四成,但公司主打湯水、飲品等的民生消費品,相比起同業有一定的抗跌力。不過,仍未能抵消人流下跌及生活形態的改變,整體生意仍有所下降。他續稱,會採取自然流失的措施並讓員工「清」年假,於疫情當下未有裁員或減薪的計畫。

  鴻福堂目前分店數目為118家。司徒永富透露,該公司有穩定的基礎,強調沒有計畫收縮門店,更計畫逆市擴張,今年初已開設兩家分別在顯徑邨及南昌的分店,未來開店策略方面仍會主力發展民生地區,又會考慮一些以「商用、住宅」結合的地點,例如沙田第一城、紅磡黃埔花園等,但因應市況仍需要審時度勢,暫時未有準確的開店數字。

頭條財經報 | 2020-04-16 報章 | P02 |財經

鴻福堂逆市擴張開兩新店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本港零售市道雪上加霜,惟經營保健飲品生意的鴻福堂(1446)逆市擴張。該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昨表示,肺炎疫情對主打民生消費品的鴻福堂影響較微弱,雖然近期整體人流有所下跌,但平均每宗交易金額則上升一至二成。

鴻福堂目前分店數目為118家。司徒永富透露,該公司有穩定的基礎,強調沒有計劃收縮門店,更計劃逆市擴張,今年初已開設兩家分別在顯徑邨及南昌的分店,未來開店策略方面仍會主力發展民生地區,又會考慮一些以「商用、住宅」結合的地點,例如沙田第一城、紅磡黃埔花園等,但因應市況仍需要審時度勢,暫時未有準確的開店數字。

鴻福堂 逆市擴張開兩新店 [星島日報] 2020-04-16 B10 財經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本港零售市道雪上加霜,惟經營保健飲品生意的鴻福堂(1446)逆市擴張。該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昨表示,肺炎疫情對主打民生消費品的鴻福堂影響較微弱,雖然近期整體人流有所下跌,但平均每宗交易金額則上升一至二成,而今年已開設兩家分店,未來將繼續發展民生地區。

未有裁員減薪計畫

  面對同業紛紛出現裁員及結業潮,司徒永富認為,疫情對零售業衝擊較大,因應港府實施「限聚令」,加上港鐵班次及學生群體等的減少,該公司亦不能避免受到影響,近期整體人流下跌二至四成,但公司主打湯水、飲品等的民生消費品,相比起同業有一定的抗跌力。不過,仍未能抵消人流下跌及生活形態的改變,整體生意仍有所下降。他續稱,會採取自然流失的措施並讓員工「清」年假,於疫情當下未有裁員或減薪的計畫。

  鴻福堂目前分店數目為118家。司徒永富透露,該公司有穩定的基礎,強調沒有計畫收縮門店,更計畫逆市擴張,今年初已開設兩家分別在顯徑邨及南昌的分店,未來開店策略方面仍會主力發展民生地區,又會考慮一些以「商用、住宅」結合的地點,例如沙田第一城、紅磡黃埔花園等,但因應市況仍需要審時度勢,暫時未有準確的開店數字。

由賣涼茶至挪威三文魚皮 鴻福堂「疫市」多元產品突圍

鴻福堂(1446)成立逾30年,早年以賣涼茶起家,其後在2005年推出「自家湯」系列。近年產品漸趨多元化,擴展至自家米水及補氣美肌飲、有機滴雞精、豬腳薑醋、雞煮酒等,又在超市及便利店推出急凍海鮮產品及小食, 包括深海鱈魚丸、深海鱈魚豆腐及挪威三文魚皮。

「顧客入黎,除咗買涼茶,仲可以買乜野呢?如果佢信賴我哋,可唔可以都有更多養生保健嘅類似產品供應?」基於此原因,鴻福堂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leverage」品牌力,由出售草本飲品,延伸至生活副食品及健康產品。 他解釋公司的定位是「自家」:圍繞家庭主題,出售客人能負擔得起的產品,讓他們與家人分享,故產品包裝較為便攜及user-friendly(方便使用),「客人只需用微波爐叮熱、用熱水加熱產品,便可食用。」

點擊下圖,一覽鴻福堂各款產品:

蘋果日報【BrandStory】翻生全靠一粒燒賣!鴻福堂:貴租逼出嚟

香港地做生意甚艱難,貴租連年蠶食利潤,堅持「香港製造」、紮根香港逾30年的鴻福堂(1446)經歷一波又一波加租潮,曾因租金問題陷入困境。公司由傳統涼茶龜苓膏,到突然兼賣燒賣茶葉蛋,「喺香港做零售,創意係迫出嚟」,總經理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如是說。團隊過去不時「拋橋」推新品,但有橋,不代表條條行得通。

回帶到2003年,鴻福堂承受得起租金的店舖少於20%,即有逾八成店舖「做嚟唔夠交租」,管理層決定親身到前線救舖, 司徒永富是其中之一, 種種觀察啟發他開拓早市和下午茶時段生意。當年分店開早上10時,惜人流疏落「拍烏蠅」,「晨早擘大眼點會飲涼茶呀?」,他笑說,午飯後客人才進店買涼茶,店舖未有盡用營業時間,實在浪費租金。分店位處的商場,清早只有酒樓及一間「排長龍」的西餅店營業,「我當時只想龍尾嘅人嚟我嗰度」,分店遂改由7時開舖,兼賣叉燒包、牛肉球,「頂得下啦,坦白講生意唔算亮麗,但叫做有啲收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