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理戰

如果你要向同事宣佈一些壞消息,應該一句到尾講清楚,還是每次講一些,等對方慢慢發現壞消息呢?有研究顯示,工作間的溝通也講求心理技巧,如公佈壞消息時,一次過講清楚會讓人好過一點。

大家有沒有試過用網上工具投資股票?有沒有發現如果要賣出一隻股票時,你必定會思前想後。一旦錯手賣了,就算在不需要額外成本下,你也不會再一次買回來,反而傾向將本金投資於另一隻股票。為什麼對於同樣的問題,人們心理上的感覺會有所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選擇呢?

心理學家理查.泰勒教授〈Richard Thaler〉提出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概念解釋:在人們的腦海裡有一種心理帳戶,就是把實際上客觀、等價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而每個帳戶的金額是不能互通的。

又例如,當你參加一個團費便宜的旅行團,但行程中每日都要額外支付入場費、膳食費等等,你的喜悅是在報團的一刻,但不快感却持續在每一天。倒過來,若你報一個略貴的旅行團,却包括了所有旅程的開支,你的不快只是報團的一刻,但旅程却持續喜悅。精明的你,在計劃結婚20週年旅行,你會知道應該選擇前者,還是後者。

從上述例子,我們看到不同的處事方法會直接影響心理帳戶的形成,從而「操控」人的行為和感受。因此,在職場中若能清楚知道別人的心理盲點,用方法迴避墮入不必要心理帳戶的陷阱。然而我們也要清晰地知道心理帳戶其實是相通的,不應該被過多的心理帳戶左右我們的理性分析。當有迷惘時候,試試換個角度想,可能會有不同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