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魅影

面對生活壓力,對於不少人而言,工作絕對不是快樂的事。一項調查發現,香港人甚麼時候最開心,答案是「放假」、不用工作;而甚麼時候最不開心,答案是「工作壓力」、工作得不順暢。心理學家Edward Diener 指出兩種最令人持續情緒低落的遭遇,其中一種便是失去工作(另外一種是失去伴侶)。可想而知,一般人對工作的感受是「既愛且恨」──既怕失去工作,但在工作中卻得不到快樂。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2006年的調查發現:(1)三分之二的在職人士均超時工作;(2)平均每週工作達51.3小時;(3)工作與生活平衡遠差於理想;(4)引致工作不滿意的主要因素依次序為「與上司及同事的關係」、「工資及福利」及「工作量」;(5)大部分感到工作與生活不平衡的人曾遇到以下問題:失眠和沒有胃口,以及與家人相處不足(1)。中大亞太研究所(2004)進行了「誰的壓力最大」的調查,在受訪的758 名18歲以上人士中,發現他們所承受的最大壓力是來自工作(1)。而其中高學歷、中年及專業人士認為工作壓力比經濟壓力更大。(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2003)(2)。綜觀以上數個調查,在職人士從工作而來的所有不愉快經驗,及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對家庭和社會均會構成一定危機。 一般人認為工作的價值只是維生及藉所得報償以達到其生活目標,例如舒適的生活條件、購買必需或物質享樂用品。當然亦有不少人是用工作來炫耀個人地位及自我肯定在別人眼裹的價值,但無論如何,對於大部份人而言,工作本身並無終極意義,只有工具意義──藉工作來完成某些目標。 在比較貧窮的年代,我們以為工作意義等同謀生──能生存已是不錯的了!我們以為當政府保障多一些、社會富裕一些、生活文明一些、我們的工作便可脫離謀生意義,而逐步邁向上層的自我實踐意義(正如心理學家Maslow的需要理論 Needs Theory所言)。但實情並非如此,今天的社會,即使比以前富裕文明很多,但隨着全球化的趨勢,企業及產業間的競爭變得非常劇烈,我們的工作可以在不停的企業併購及產業轉移而突然消失,工作再沒時間性的保障及安全感。另一方面,社會文明亦帶來對工作的卓越專業追求;今天的工作,「好」是不夠的(Good is not good enough),「卓越」才是目標,可是誰來界定「卓越」呢?事實是,今天的卓越會變成明天的不夠好,工作者只有進入無休止的增值,並被迫進入不斷自我提昇的隧道。還有,現代的專門及分工的工作取替了以前技藝式的工作,工作者很難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效及對整項工程的貢獻。上述現象,隨着經濟衰退正在不斷惡化,我們不禁會問,工作究竟有何意義?──既沒有滿足感,又缺乏安全感,有的只是疲憊不憾的感受,難怪不少人工作的動機是「盡快不用工作」──提早退休,或進入人生下半場,做一些自己認為滿意和有意義的事。 工作縱然沒有滿足感又找不到終極意義,可是我們卻被迫花上人生大部分時間在職場,甚至超時工作,影響了生活質素(例如工作與家庭的失衡)。吊詭的是,雖然我們自覺不理想,很少人會訴諸行動,例如向僱主反映和爭取改善。亦有不少工作者雖然不欣賞上司同僚的處事作風甚或工作操守(如辦公室政治、諉過塞責、虛假失實等),卻選擇啞忍,甚至盲目附從,他們多半的心態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從工作而來的心理失衡,引至生理及社交問題(即占士.蘇羅(JamesZullo)(3)A-I-M元素中的「A」(Arousal)-「激發」),包括:「經常感到疲累、渴睡及極度疲倦」、「失眠及沒有胃口」、「沒有足夠時間跟伴侶或家人相聚」、「生產力及工作質素嚴重下降」、「很容易生病」、「身心崩潰、抑鬱及氣餒」、「與朋友關係差」及「完全沒有私人時間進行閒餘活動或運動」。那上述失衡現象,普遍香港人又是用甚麼方法來「轉化」?答案是:「參與消閒娛樂活動,如欣賞電影、看電視、打麻雀、酒吧消遣、跳舞及玩遊戲機」,部分人會「跟朋友及家人傾訴」,更多的人會「購物」、「睡覺」,少部分人會「參與其他文娛活動,如話劇、音樂、烹飪、閱讀等」及「吃東西」等 (4)。 面對工作而來的心理失衡,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轉化,某程度上是無可厚非的,最低限度能產生抒緩減壓的作用。但憂慮的是,倘若所有的負面情緒的根源均被不同方法來重重抑壓、否定或忽略,未被治療的情緒只會日積月累地更為負面,對工作的感受只會更為消極及失去動力。在香港,每年就有不少人抵受不了工作壓力而自殺。《心靈魅影》一書的作者形容不對的方法來處理負面情緒為錯誤「詮釋」(例如以進食來消減孤單鬱悶的感受),這種「誤解」,有時雖對短暫負面情緒的處理並無大礙,但若遇到強烈的情緒則很少因此而消失(5)。占示.蘇羅(James Zullo)一針見血地道出埋葬情緒在身體內的後果: 我們想到自己的情緒,偏頸痛便會發作; 我們吞下自己的情緒,胃潰瘍便會形成; 我們背負着情緒的擔子,背痛就來了; 我們坐在自己的情緒上,連痔瘡也會長出來了!(5) 伊芙蓮、占士.韋特認為「不良的情緒使我們愁眉苦臉,但是,它們也常常帶來禮物。負面情緒所帶來的禮物有時是來自我們自我檢視的結果。…我們的反省帶出生命更新的種子一個人、甚至是社會的改變都是從這裹開始。」(6)因此,認識和有效地治療、轉化負面情緒,能有助提昇工作的正面感受和改變職場文化,正如保羅在羅馬書12章1-2節勉勵現世信徒,無論環境怎樣不滯,我們都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和「察驗何為純全可喜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