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優勢產業(續)

上一期跟大家介紹了其中兩個有潛力的行業──婚禮統籌及虛擬服務業,接下來將會介紹另外兩個具有前瞻性的行業。

(1) 運動及健身業
近年,愈來愈多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亦知道若想追求健康,恆常的運動是少不了的。所以,不少人都會趁著工餘的時間,到附近的健身中心或屋苑會所做運動舒展筋骨,亦可紓緩工作上的壓力。根據零六年的統計,香港人花費於健身與纖體的開支共有十億元,比五年前上升近四倍。可以預見,這個市場正持續擴大,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雖然近期接連有瑜珈中心結業,但我認為這只是「瑜珈熱潮」減退後的結果,並不代表整個健身業的全貌。而且,我看到健身中心正積極拓展市場,加入更多多元化的課程,如:拳擊、健康舞、兒童運動、長者體適能及產前產後體適能訓練課程等。事實上,近幾個星期,我察覺到健身中心的人數反而愈來愈多。

這樣的形勢,對於行業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是,港人對健身中心導師的資歷及健身中心的財務穩健性,還未有足夠的信心。因此,要令健身及運動行業可以順利發展,首要是令顧客對這行業建立信心。首先,健身教練必須考取國際認可的專業資格,如:體適能教練資格,提供安全、有系統和專業的教導。而財務穩健性方面,某程度上要依靠行業的自律,或者政府的監管,確保會員購買會籍及預繳的費用,不會隨著公司經營不善而付諸流水,可建立類似旅遊業賠償基金和證券業的投資者賠償基金等基金來保障消費者。這樣,市民才能無後顧之憂地使用健身服務。

(2) 殯葬業
這可以算是最另類的一個產業之一,但卻是必需發展的一個行業,因為死亡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階段。而活著的人,都希望給已逝者最後的尊重及懷緬,盡量將喪事辦得妥當。香港每年的死亡人口大概為四萬人,以每人平均花三萬元來處理後事來計算,殯葬業每年的營業額便有十二億港元。若再加上龕位和棺木等費用,數目就更加龐大了。若單純從商業角度看,這行業已大有作為。

在供求的角度來看,由於殯葬業是一個厭惡性行業,願意入行的人並不多,人手上長期都是供不應求,但社會對這個行業的需要卻是無日無之。喪葬儀式中的專業禮儀師、化妝師、防腐師等,更在安慰死者家人的心靈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隨著這個行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殯葬業亦開始有專業授課及資歷認證。在內地,共有四家大專學院提供殯儀學系,學生可以用三年時間攻讀,取得專業牌照。其中一家學院正計劃來港招生,培訓殯儀專業的人才。我認為殯葬業未來的發展將會是穩定增長,而進入這行業的人數,亦會隨著社會風氣開放,而慢慢增多。

某程度上,殯葬業的未來受政府政策的影響最大。由於政府對這方面推動的態度未見積極,既不容許私營骨灰龕場,又想不出可行的方法解決龕位問題,結果令許多先人長時間都找不到龕位。其實,若要解決龕樓位置問題,可以選擇在現有墳場內空置的地方,或找一個沒人居住的小島來興建。只要基建安排妥善,我相信孝子賢孫亦不介意到偏遠一點的地方拜祭,總比現在找不到地方安置或在新墳場選址時受到區議會和附近居民反對更務實。

這兩期介紹了四個不同的優勢產業,目的是希望年青人的眼光可以放遠一點,不要只看到一至兩個重點行業,只要肯下苦功,「行行也會出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