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和「宣教營商」

忽然間,全球靜靜地起著另一股新經濟革命:共享經濟。近期的有共用工作間丶共享廚房丶共享工廠丶網約民宿,遠點有優步(Uber)、滴滴出行丶共享單車等,一時之間,共享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其中最覺有趣和讓共享經濟洽當地注入了靈魂的,恐怕是愛彼迎(Airbnb) ,取「讓愛彼此相迎」之義,現在世界六萬五千個城市提供超過三十萬筆房源。事實上,愛彼迎的掘起也真的源於一個愛的故事。話說在2012年颶風桑迪吹襲美國東部,造成災難性影響,Airbnb遂聯合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 為因著風暴流離失所的人提供免費房屋。Airbnb 為這一目的特別建立一個微型網站,讓無家可歸的人和房屋所有者接洽商議免費住房事宜,而Airbnb亦免除所有服務費。

Airbnb(愛彼迎):「讓愛彼此相迎」,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內容營銷(Content Marketing) 例子,即擁有真正的「以愛相迎」的故事,又能讓人產生共鳴和切合消費者需要,可以說是一種很「溫暖」的生意概念。若要找一個共享經濟的代表者,我會選Airbnb(愛彼迎),因為這盤共享的生意経,的確源於一個發揚無私的愛的故事(當然Airbnb一路走下去是否會偏離初心及其経營模式也正為某社社會秩序帶來不少衝激,這是另一議題)。

在新約聖經中最早記載信徒走在一起過著「共享經濟」的生活模式恐怕是使徒行傳第四章描述初期教會的建立,就是「凡物公用」,可以說是最徹底的共享文化:「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行傳4:32) 並同時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使徒行傳4:33)

換言之初期教會絕對是共享經濟的先驅,可惜在往後的教會歷史發展中,因著教會成為既有利益羣體及不同資源擁有者的自我保護,「共享」這概念不但未能生根發揚光大,甚至時至今日普遍信仰群體在資源運用方面的覌念遠遠落後於現代新經濟的發展。例如我們可以隨便看到在週間的晚上和週末丶長假期中大量閒置的教會學校、機構和建築物;看到一座座美輪美奐的教堂,使用率集中在星期六日對信眾開放,而閒日卻大部份時間重門深鎖;這種現象在香港作為全球土地最昂貴的城市到處可見,尤其令人心生困惑。

我認為信仰羣體的實體空間本來就是最具條件及天經地義的對外開放和與人共享,尤其是對困苦受壓的弱勢社群(馬太福音25:35-36 ),因為其資源本來就是基礎於信眾的奉獻和目標是服侍有需要的人。對於宣教士來說,使用和獲取上述資源更能體現萬事互相效力的國度事奉獻:一種最現實、最方便、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支援宣教士模式。宣教士既然千辛萬苦來到一個陌生又跨文化的地方宣教,與其花大量心力一點一滴地從零開始建立,若能有系統地聚集各方力量資源,願意慷慨分享,宣教之路一定會事半功倍;即使以宣教士傳教的初心進入營商行列,也會來得自然,風險也相對地低得多。這種宣教進路可稱之為「宣教營商」,意即宣教士本著傳教的目的來到一個地方,無論基於現實生活需要或是以營商身份接觸褔音對象,以共享慨念切入,較容易及以低簾成本(甚至零成本)獲得營商知識、人力、土地、設備、貨財等資源,加上以好管家的天職和態度經營(彼前4:7-11),失敗的成本和風險(包括市場和法規)會遠低於正常營商成本。只要有好的產品和能以愛善待員工、顧客和持份者,對褔音工作更有莫大裨益。

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23節勉勵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換句話說,重點不是在做甚麼,重點是我們有沒有以事奉主的態度(從心裡做)來做好每一件事:姑勿論是「宣教營商」還是「營商宣教」(有關營商宣教這慨念並非本文有限編幅能處理)。宣教和營商是銀幣的的兩面,都在見證上主的美善,都是要全心做好的「善工」,沒有「全條心」做這和「半條心」做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