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山間

行山的益處很多,對我而言,更可說是一場靈修之旅,進到心靈深處,傾聽一下自己的微聲。多年來,即使工作多忙碌,仍會結伴同行走到山中,有時是與同事、有時是與好友、有時是與同道、有時更是跟朋友的朋友。透過一些簡單的呼吸練習,有如在山林間一起共修,領悟自然界向我們說的話。

行山變成一種修行,始於十年前為了團結員工,加強凝聚力,我在公司發起組隊參與大大小小的山野越野跑比賽和馬拉松,因為登山期間大家沒有職場階級之分,而是擁有共同目標的隊友!越野行,能夠激勵員工士氣、又能連結員工增進友誼,在山間建立出辦公室的「溫度」。

其實身體操練與靈性修為是可以結合的。當生活面對重重壓力、憂慮與恐懼時,我會適時主動從環境中退下來,回到自然界的原始創造中。行山成了我的舒壓方式。尤其每次行完山後出一身汗,確實感覺舒暢,更有煥然一新的效果。

有了這份自我感覺良好的經歷,幾年前我開始向身邊好友分享自己的一人修習 ─ 「道在山間」。幾年下來,聚集了不同年齡層的登山族群,有助人工作者、也有年輕人,男女老少組成大大小小的行山團。我們定期走出平日生活圈,在山嶺間觀看創造奇工,呼吸大自然的氣息,一起在山間安靜,朝向安憩心靈之路!

我也為此設計了簡單的行山程序;像是開始前,帶著大家結合心靈舒展筋骨,進而調適呼吸的節奏。在呼吸時,將內心的憂慮重擔統統吐出去,繼而吸入從山野間而來清新的氣息。

在啟程的若干路段我特意要求大家禁語,鼓勵眾人透過「正念」進行呼吸,不帶判斷和執意,專注於當下走著的每一步,當分心走意時,用一呼一吸,再次回到當下,心中既無雜念,便能讓身體的五感經歷美麗的大自然。

沿途我們會有幾次停下來稍稍喘息,有時我會帶領大家一起進行「身體掃描」,和身體對話,停在某一部位,感受一下,向他/她說聲:「辛苦你了..感謝你。」,然後繼續前行。終於攻頂後,回程時眾人可盡情交談;大家此刻都會顯得格外雀躍,紛紛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起剛才的體悟與看見。這就是團體行山共修的好處。享受聆聽別人分享的喜樂,從而也進入彼此的生命。

猶記得2019年社會開始瀰漫著沉重的氣氛;後來又因疫情產生焦慮感,自己管理的公司也面臨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內心感到相當不平靜,種種糾結、苦毒、彷徨不其然湧現.....然而心中這些深層的情緒,不容易開口與人分享,於是我一如往常選擇走進山裡,尋找對話的窗口。過去將近兩年,也是人生退到山間次數最多的一段時間,也意外地滋養了不少真摰的友誼。

記得有一趟,來到陡斜的馬鞍山──一座如陀螺,要不斷環繞向上才能征服的山頭。這座山彎延曲折,不斷有轉彎處,走了一段路,才能勉強隱約看見前方道路。當爬得越高,霧也越大;那個被雲霧遮住的畫面,至今記憶猶新。因為這個瞬間,為我帶來莫大的安慰。在我腦海悠然浮現出一個聲音「你要休息,要知道你不是神!」‭‭這刻我突然領悟到,生命中總會面對許多艱難、無力、絕望的時刻,人也會對前方的道路感到迷茫,就如自己曾不斷問天:「為什麼會這樣?我可以做甚麼?接下來該如何?」然而,我卻清楚地透過眼前的景象聽到「微聲」:「你不需要做甚麼,眼前的困境你無力改變,你也背負不來!....你不需要做甚麼....」‬‬‬‬

不諱言,在工作的每時每刻都會面臨困難與挑戰,我從不間斷地扮演著「解決者」的角色;每天有接踵而來的問題,等著我發號司令和處理。這些縈繞在心裡的幽悶,更沒有一本教科書能教我如何處理。不過真正的解決之道,卻透過山林注入我心,我已習慣定期退到山間傾聽那「微聲」,然後重新得力。

認淸楚自己的限制,學會從問題中抽身,時刻培養自己的察覺能力,活好當下;從山間回來,再凝視問題,心靈會變得更加遼闊,問題縱然仍然存在,但內在的自己卻是強壯和穩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