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Mandy on
現代人越來越追求贏,而且要贏到盡,敵我的概念也變得過分簡單:要麼成為勝出者,要麼就是失敗者,並沒有中間位置。記得多年前一位好友決定把一對女兒從名校轉到另一間主張「愉快學習」的學校,因為朋友形容在名校所體會的競爭、「唔輸得」的態度是「教壞細路」。他舉一例:有一次女兒在校際比賽拿了全港第三名,回到學校被同學戲言「Shame on you」,因為拿不到第一。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如此,媒體報導奧運時,多數只會集中報導金牌得獎者,獲得銀牌和銅牌的參加者好像和落敗者沒有分別。如果你不相信的話,請你先回答一個問題:「2004年雅典奧運110米跨欄金牌得主是誰?」相信絕大部份中國人都會知道來自中國的跨欄選手劉翔創造了奇蹟。人們都將所有集中力放在獲得金牌的劉翔身上,完全忽視了銀牌和銅牌的運動員。可能有人會抱怨:「我們記得劉翔並不是因為他是金牌得主,而是因為他是中國人!」真的嗎?提起游泳,相信大家都會想起來自美國的飛魚菲比斯,他在奧運會中取得了23面金牌,但大家能夠列舉一、兩位和他比賽時屈居亞軍的運動員名字嗎?相信絕大部份人也答不出來。
現實的確很殘酷,人們只會記得第一名的名字。這種判斷輸贏的態度,導致人與人之間競爭越來越大,構成「你死我活」的生態。一戰期間,英國和法國合力抵抗德國入侵,由於當時戰爭科技未如現在般先進,雙方呈膠着狀態,展開長期戰壕戰。為了減輕壓力,英國和法國決定輪流駐守戰壕。在法國邊境的其中一個戰壕中,起初戰壕由法國士兵駐守,這個戰壕所處位置比較特別,幾乎暴露在德軍的高聳陣地下,也就是說德國士兵對於法國士兵的一舉一動瞭如指掌。有趣的是,在法國士兵駐守期間,雙方並沒有發生嚴重衝突,法國士兵及德國士兵每天更加會步行前往位於戰壕中間的小村落補給物資,雙方甚至會在這村落中談天說地,彷彿沒有戰爭般。接着,到英國負責把守戰壕,但他們剛來到戰壕便和德個爆發強烈戰鬥,英國更損失較多士兵。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英國來到戰壕後,他們抱着每看到敵人都必須將其擊斃態度行事,不斷掃蕩德國據點。他們忽略的是,德國由於有地理優勢,能掌握英軍的一舉一動。德國士兵知道英國士兵並不友善,抱着殺死自己決心,於是自己也不會對英國士兵留下情面,盡情利用優勢對英國發動攻勢,導致英國嚴重損失,彼此雙輸。相反,法國管理戰壕時,法國採取「能不理就不理」的態度,讓雙方獲得共同安全環境,偶然受到上頭壓力,法國士兵還是會假意開一、兩槍,但馬上又會回復平靜。德國也知道法國士兵心聲,德國士兵也不是以殲滅法國士兵為目標,畢竟戰鬥就會有傷亡,德國士兵很難確保傷亡總是對方,所以他們抱着「只要你不和我開戰,我也不會和你開戰」態度,結果法國和德國彼此之間就建立了這種微妙的共存系統。
從法國和英國例子中,我們明白競爭不是非贏即輸的,有時候能夠達到共存局面,彼此都可以把損失減到最少,能夠和對手一起獲得更大利益。要達到這局面,得先要放下敵我心態,不要老是認為只有對方損失才會讓自己得益。我想,現在的地緣政治張力以至俄烏戰事,真正的解決方法,首要就是放棄敵我觀念。
「你贏我輸」的殘酷現實就是在過程中製造出大量失敗者,因為第一是唯一,從第二打後的都是失敗者。一味地追求第一,心態上就是要為王和把擁有的長期「據為己有」,這種王者心態,即使與人分享,都是帶著「施捨」、「皇恩」的心態,接收者一點也不會感到被尊重和一起共享。
說到共享,近年有不少源於「共享」概念的商業模式,例如共用工作間丶共享廚房丶共享工廠丶網約民宿。一時之間,「共享經濟」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其中表表者Airbnb(愛彼迎):「讓愛彼此相迎」,可以是一個很成功而且有溫度的例子,它擁有真正的「以愛相迎」的故事,又能讓人產生共鳴和切合消費者的需要,可以說是一種「無得輸」的生意概念。事實上,愛彼迎也真的源於一個愛的故事。話說在2012年颶風桑迪吹襲美國東部,造成災難性影響,Airbnb遂聯合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 為因著風暴流離失所的人提供免費房屋。Airbnb 為這一目的特別建立一個微型網站,讓無家可歸的人和房屋所有者接洽商議免費住房事宜,而Airbnb亦免除所有服務費。
在自然界,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就會顯得單調矮小,但如果與眾多植物一起生長,就變成「數大便是美」,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這就是著名的「共生效應」。這種現象也可在人類成長生態中找到,1901 年到 1982 年,英國有個卡迪文實驗室先後出了 25 位諾貝爾獲獎者,他們用師徒方法、吸引人才,彼此分享經驗智慧與工作成果、互相潛移默化,幫助彼此活出最大價值,這就是「共生效應」的經典例子。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有一句經典之言:「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著眼於機會,而非著眼於問題。」找到機會,及時與人合作,聯乘開拓,才是王道;今時今日,單打獨鬥,已經過時;只有「自己嬴」,更是要不得,這種心態既享受不到與人分享成功的真正樂趣,亦永遠沒有人願意真心與其分享,正是「成功的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