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Mandy on
迪肯大學透過兒童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進行一個心理研究,他們想了解要鼓勵別人主動捐款支持慈善工作,在游說過程中應該提供一些客觀性資料會比較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同,抑或提供一些感性資料會比較容易成功呢?以拯救兒童為例,客觀性資料可能是向參加者表述一些落後地區兒童因為缺乏金錢或食物而死亡的數據。至於感性資料,則可能是分享一些當地小朋友的故事,透過圖片和動人的文字,讓對方代入其中。進一步的是,工作人員還想知道有沒有方法能夠增加人們釋放善心的可能。
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四組,進行第一部份。
第一組參加者獲得的資訊是客觀性資料;
第二組參加者獲得的資料是感性資料;
第三組參加者沒有得到任何資料,但他們卻被要求為慈善組織草擬一個可行的援助方案;
第四組參加者是控制組(control group),他們在實驗第一部份並沒有特別活動需要進行。
然後,工作人員詢問各組參加者願意為這個慈善組織捐多少錢,以幫助兒童脫離惡劣生活環境。結果發現,第三組參加者(亦即是被要求確實草擬一個可行援助方案的參加者),他們平均願意捐出4.03美金,第二組參加者(收到感性資訊)平均願意捐出3.69美金,至於第一組參加者(即收到客觀資訊)平均只願意付出2.39美金。
有趣的是,第一組參加者平均捐款甚至比第四組參加者(控制組)還要少,這說明我們向別人搬出一大堆數據或冷冰冰的理論,其實對於鼓勵他人投入善舉並沒有實質幫助,反而可能有反效果。相反,如果我們在過程中主動要求參加者預先參與,例如第三組參加者在未捐錢前已經被要求草擬一個援助兒童計劃,由於他們在草擬計劃過程中已經代入了這個慈善組織角度思考,亦不自覺地產生了認同感及釋出埋藏心底對他者的愛意。故此,當被要求實際捐款給有需要的小孩時,他們為了表達言行一致,願意付出更多金錢協助他人。
其實善心人人都有,不過想感動別人把善心化成行動,伸出援手,就要有點智慧。很明顯,光堆出一些沉悶又冰冷的數據或資料,大多數人都感覺「學到嘢」,但「唔關我事」: 這世界有很多不同的需要,但不一定要由我去幫忙(A need does not necessary constitute a call.) 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先讓被要求伸出援手的人從小範圍介入,然後再逐步擴大可幫助的範圍,例如邀請人參與扶助貧弱人士進行社區轉化,不妨先讓有心人參與向露宿者派飯行動,由「腳」做起,才攻「心」和進行「腦」的工程,循序漸進地推進。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在一個經常發生交通意外的小鎮進行一個心理實驗,實驗第一部份,工作人員詢問部分當地居民是否願意讓工人在花園中放置一塊巨型告示牌,以提醒駕駛者需要注意駕駛安全。結果發現,大部份受訪者都不願意讓工作人員在私家地方放置告示牌。工作人員針對另一批居民,沒有要求他們在自己花園放置巨大告示牌,反而請居民讓工作人員在窗戶放置一張很小的貼紙,貼紙的內容和交通安全有關。結果,大部份的居民都願意讓工作人員張貼貼紙。大家可能會想,一張小小貼紙毫不起眼,那些駕車人士根本看不到,又有什麼作用呢?然而,這個實驗還未做完,過了一段日子後,工作人員再詢問這些已經張貼貼紙的居民,是否願意讓工作人員在花園放置一個較大型的告示牌,結果不少居民都表示願意,效果遠比實驗人員詢問那些從來沒有張貼過貼紙的居民好。
為什麼會出現這現象呢?如果工作人員一開始便要求參加者為了配合活動而需付出巨大犧牲,居民會比較反感。然而,如果工作人員起初只是要求參加者作出簡單配合,例如只需要在窗戶上貼一張毫不起眼的貼紙,參加者會認為這只是舉手之勞,便會欣然答應。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參與「交通安全」推廣活動,漸漸對這活動產生歸屬感,日子有功,當工作人員再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在花園中放置較大型的告示牌,他們接受程度自然會大為增加。
然而,邀請人加入共襄善舉的行列,並不是用哀求的態度或把善工當為廉價商品推銷,而是要確信所有善行本身就具意義和感召力,一旦我們真心地觸碰到別人真正的需要,便會自然地產生一種莫名的動力驅使我們從本能的善性來回應,若不化成善行,內心亦隨之而泛起內疚感,或要經過一連串理性化的解說才能回復「心理平衡」。所以不離不棄地感染人們加入好人好事的行列,背後一定有堅實的信念,就是認定愛心不是稀缺的,也不是消失了的,而是人人都有且一向存在,只是常被世間其他物慾埋藏了,只要我們能尋回和重燃這份愛,世界也會因著愛的走動而變得不一樣。
大文豪托爾斯泰的短篇故事「人依何而生?」敘述了一個犯了錯失的天使,被上帝處罰降至人間,任務是尋找三個答案「人心中有什麼?」、「人不知道什麼?」、「人依何而生?」天使化身成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的青年,被貧困的鞋匠西蒙拯救並安頓在其家中,用僅有的食物和破衣給他溫飽,更收留他成為鞋匠助手。落難天使微笑着找到第一個答案:「人的心中有愛」。過了一年,有一高傲的富商帶來珍貴皮革,要訂製能穿超級耐用的長靴,天使在接下工作後,只為他縫製了短靴,因為看見富商的背後站著自己的同伴天使,在日落前就要取走那富商的靈魂。天使第二次微笑,因為找到了第二個答案:「人不知道自己下一刻會遇上什麼」六年後,一位婦人帶著兩個小朋友來訂做皮鞋,其中一個小孩瘸著一隻腿,原來那婦人並不是那對小孩的母親,小孩的母親在六年前病逝,鄰居商議後決定由當時仍在哺乳的這位婦人收養這對小孩,所有鄰舍則決定共同撫養他們。天使找到第三個答案:「人依賴其他人的幫助而生」。
我們每天的生活不就是在印證這三個答案嗎?因為心中有愛才會為家人著想,因不知下一刻鐘會發生甚麼事,所以在有生之年盡量為身邊人作最好的準備,珍惜眼前人。同時接納自己的限制,深存感恩享受別人(包括家人、鄰舍、上司、同事、陌生人)對自己的幫助,讓愛一直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