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admin on
早前看到一段新聞,講述某大銀行副總裁涉嫌非禮。而該銀行的發言人表示,一般副總裁職系毋須負責管理工作,一般管理見習生在工作3至4年後亦有機會晉升至副總裁職位。但按常理,「副總裁」級別應較一般職員犯罪對公司形象影響更大,而員工在取得高級職銜後需要更注重個人的操守及形象。企業本身亦需要提供清晰及詳細的行為指引,也不應胡亂批出「名實不副」的職銜。
毫無疑問高級職位可以更快取得客戶的信心,並增加營銷效果。但請不要忘記,這個名銜是建基於虛假層面上的。這算是一個不健康的現象,美其名是為了拓展業務,其實是在欺騙。問題是很多人都清楚背後的真相,非但沒有正視,反而是進行合理化。可是,這樣豈非對誠實用真實職銜的人做成不公平的競爭?
在我年輕的時代,滿以為當上一間銀行的分行經理已經很了不起,誰知道今天,那怕是一個畢業了一兩年的小伙子,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副總裁」。這證明了近十年,不單是金融市場、樓市,連職場都出現了泡沫,而這股「職銜泡沫」的歪風更有漫延至學界的趨勢。我曾經問過一些年青人:「在找工作時,你會考慮甚麼因素?」滿以為他們會答:「是否自己的興趣、能學到甚麼等。」誰知道大部分人的回應都是:「薪酬、職銜和發展機會。」時代真的變了,甚至價值觀都出現扭曲,盲目追逐名利。
後果可能是人與人之間失去了誠信,試想想連初次見面所派的名片已經不是真確的描述,教人如何可以信任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呢?因此,過分地誇大自己的職銜,有可能適得其反。以我為例,在選擇金融中介人時,會先了解對方的為人、背景和資歷。對對方有充分信心時,才會接受對方的服務,並不會單憑卡片上的職銜而決定。
有些人會以為看資歷等於看樣貌,看上去年青一點就是沒有經驗。當中可能存在一些誤解,甚至錯怪好人。以某大電視台總經理為例,看上去仍然很年青,但其實已經在行業中打滾了很長的時間。因此,不要以樣取人,樣貌年青也可以憑努力晉升到管理階層的位置。
由於「副總裁」或「聯席董事」等職銜在公眾理解和實際上有明顯差別,存在較大的誤導性,下次當你要接受某人的服務時,不要單看職銜,還要看這人的專業資格和行業年資,相信會較為穩陣,以免誤墮「職銜泡沫」的陷阱。而年青的朋友,在此奉勸大家,應該誠實地選擇最能代表自己工作性質的職銜,不要受到「職銜泡沫」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