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統養生品牌鴻福堂與內地數據化健康餐品牌維小飯(Nutribite)攜手推出全港首個融合「中式養生智慧」及AI的餐點服務「鴻小飯堂」,為顧客打造個性化的營養餐單,鼓勵全民健康飲食的同時,更透過個性化訂製、廚餘轉化、低碳包裝等,助推動本地餐飲業可持續發展。
明報記者 黃汶汶
作為全港最大的中式草本產品零售商,為妥善處理廚餘,鴻福堂自2020 年起,將大埔廠房產生的大部分廚餘送往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一期(O.Park1)轉化成生物氣,又將部分涼茶渣捐贈予環保社企 FoodCycle+ ,製成有機堆肥「加樂泥」讓廚餘發揮其價值。鴻福堂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表示,近年鴻福堂「餸湯包」銷量大增,為平衡企業「零廚餘」的目標和迎合港人「兩餸飯」的飲食習慣,數字化餐飲成為關鍵一步。
輸入體檢報告 AI生成健康餐單
而Nutribite 數字化餐飲技術的成熟,不僅能清晰標註餐盒內食材的關鍵營養數值,還能透過AI配對與智能庫存管理,從源頭減少食物所需。Nutribite 維小飯創始人魏強介紹,顧客只需在平台上傳體檢報告或輸入身體資料,DeepSeek AI便會生成個性化的健康餐飲方案。通過對接75 道菜品庫,能組合出12000 個餐單。「區別於傳統健康餐的固定菜式,鴻小飯堂走數字化、數據化和個性化路線,能夠精準把控客戶飯量、健康情況和口味方面的需求」。
司徒永富表示:「合作後,Nutribite很快將我們的營養信息整合進AI系統,顧客下單時,AI會匹配各類型的身體所需,從而間接實現零廚餘目標。」
餐盒可自然降解 再生塑料製飲品樽
「鴻小飯堂」 採用的餐盒是由甘蔗及竹漿製成的環保容器,可於6 個月內自然生物降解,不對環境造成負擔。而售賣的飲品樽身則採用鴻福堂再生塑料 rPET(回收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減少生產膠樽的碳排放。司徒永富表示,2024年鴻福堂合共使用了21公噸的 rPET,相等於減少約68公噸的碳排放。通過此次「鴻小飯堂」,鴻福堂計劃於今年6月開始,店舖出售飲品膠樽將陸續由PP(聚丙烯Polypropylene)轉為採用100% rPET,為環保出一分力。司徒永富表示:「其實PP 瓶本身質量不錯,但回收難度較高,無法輕易實現循環利用,而rPET是真正可循環的材料,因此我們計劃全面更換包裝。」
減廢方面,鴻福堂繼續推動電子化營運。司徒永富表示鴻福堂是行內首批推出電子優惠券服務的品牌,鼓勵會員及顧客使用電子e 券。此次推出的「鴻小飯堂」採用電子e 券推廣,用戶只需在 Nutribite 網站以香港手機號碼註冊,即可獲取總值170元的電子迎新優惠券,其中就包括70元的「免費體驗AI Meal」。魏強表示電子e 券推廣面向超140 萬會員,目前健康餐日銷售量近5000 份,而「鴻小飯堂」線上訂單量已超過線下。
司徒永富表示「鴻小飯堂」 有別於傳統快餐以碳水和蛋白質為主的結構,在食材上也更注重低碳,提供了更多素菜選擇,更符合環保飲食趨勢。展望未來,希望繼續攜Nutribite 將結合科技與健康飲食的服務拓展至周邊地區,協同各方提升大眾對「健康飲食」和「餐飲可持續發展」的認知。
聯合13企業推積分獎賞計劃
據悉,鴻福堂在今年聯合13 家企業啟動了「低碳生活,美味回饋」的積分獎賞計劃。該計劃通過積分兌換餐飲優惠的方式,鼓勵市民選擇低碳產品。司徒永富表示,期望通過廣泛推廣,鼓勵更多市民推動香港餐飲業界的可持續發展。
鴻福堂攜手Nutribite維小飯推出 DeepSeek AI 健康餐飲服務「鴻小飯堂」,目前健康餐日銷售量近5000份。圖為Nutribite維小飯創始人魏強(左)與鴻福堂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右)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