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admin on
閱讀此文之前讀者不妨先做以下一個有趣的心理測驗。
1)假設你是一個投資者,以10,000元買入了一隻認為前景美好的股票。有一天,你突然發覺股票跌至只剩下5,000元,你會沽出嗎?
2)正當你猶疑著應否賣出這隻股票時,一不小心,於網上股票交易系統按下了沽出的按鍵。那麼,在沒有手續費的情況下,你會否再買回這隻股票呢?還是會買另一隻你認為更有前景的股票?
心理學的調查告訴我們,大多數人在第一個情況不會沽出股票,但是當他們錯手賣掉股票之後,大部份的人卻不會重新買回,反而傾向將本金投資於另一隻股票。為什麼對於同樣的問題,人們心理上的感覺會有所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選擇呢?
這個問題,可以用理查.泰勒教授(Richard Thaler)提出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概念來解釋:在人們的腦海裡有一種心理帳戶,就是把實際上客觀、等價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而每個帳戶的金額是不能互通的。這樣說可能比較抽象,但將這個概念套入上述例子,會更易明白。那就是投資者將「帳面上的虧損」和「實際虧損」變成了兩個不同的心理帳戶,當他拋售股票之前,他所承受的是只是「帳面」上的虧損;但當他真正賣出股票之後,他所承受就是一個「實際」的虧損。雖然兩者在數值上並沒有差異,但是當面臨抉擇的時候,心理上總會逃避實際虧損,作出違反理性的行為,傾向持有股票直至「平手」為止。
但若然你按了沽出股票的按鍵,這個心理帳戶便會同時消失,在無辦法改變虧損的狀態下,人們只好接受這個現實,並且重新拾回理性思考,轉投另一隻更具升值潛力的股票。這個就是同等價值,但不同情況下的心理帳戶。
另一個例子可以見於旅遊時,當你參加一個旅行團,如果預先繳付好全數團費,出遊時任吃任喝不用花錢,給旅客帶來的感覺是較好的。但若果旅客只需要付出半價的團費,但每到一個景點、吃喝、住宿均要自掏腰包,即使所花的錢加起來與全數團費相同,可以帶給旅客的體驗已經不同了。因為每一次付費都是痛苦的,當你預先繳付團費,就只會開出一個「旅遊的心理帳戶」,痛苦只有一次,往後的出遊全是美好的體驗。但若果將旅遊的費用切割成小份,讓旅客每次掏錢,他們便會開出幾個心理帳戶,痛苦幾次,這樣的旅遊又怎能盡興呢!
從上述例子,我們看到不同的處事方法會直接影響心理帳戶的形成,從而「操控」人的行為和感受。因此,在職場中若能清楚知道別人的心理盲點,用方法迴避墮入不必要心理帳戶的陷阱。作為精明的你,就要清晰地知道心理帳戶其實是相通的,不應該被過多的心理帳戶左右我們的理性分析。當有迷惘時候,試試換個角度想,可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