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從信念開始(十二)找到缺口

1903年,四個新移民到美國的兄弟 – 哈利、艾伯特、山姆、傑克 - 買下了一台放映機,在一個小城鎮開設了「五仙電影院」。小鎮居民只需要支付五仙的價錢,就可以進來看電影。這電影院吸引到不少的小鎮居民進場看戲,尤其在假期更成為當地熱鬧的玩樂勝地。幾年間,這四兄弟開始試著自己拍戲,賣給不同的電影院放映。

但拍電影可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他們拍製的電影因為太生澀,很難得到觀眾的欣賞。甚至有一段時期,他們四兄弟窮得淨不下一塊錢,依賴其他電影投資者的資金才能苦苦維持公司的營運。曾經有一次, 他們的劇組走了出外省作外景拍攝,傑克知道了後在片場大嚷︰「我們花了那麼多錢在片場建了一個公園,還要出去,難道別人的草地都比我們的更綠嗎?」到了1926 年,他們四兄弟的公司已經損失了30 多萬美金,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少的數字。

然而,這四兄弟對卻看見了電影業突破的出口。在當時,電影不過是光與影的製作,但正正缺少了「聲」。在無 聲電影的時期,只有具規模的電影院才會在僱用管弦樂團為電影畫面即席配樂,而其他電影院則只能播放默劇。眼見有聲電影的缺口,他們決定研究把聲音與影像同步放映的技術。直至 1927年,他們製作了一部電影《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 。《爵士歌手》是電影史上第一部具有對白與演員歌唱的電影,真真正正的有聲電影。《爵士歌手》的出現震撼了電影界,並在觀眾間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隨後在1928 年,他們發行了第一部從頭到尾都具有聲音配合的有聲電影 - 《紐約之光》(Lights of New York )。有聲電影的投資,不僅挽救了他們公司的財政危機,也同時令他們公司一躍登上了荷里活有名的電影製作公司行列;而有聲電影的成功,令其他電影公司不得不捨棄無聲電影,投入有聲電影的製作;最後這有聲電影的革命,更令荷里活的有聲歌舞劇如雨後春筍般盛放,推動了整個電影業的發展。這四個兄弟,就是華納兄弟;而他們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今時今日已經是荷里活電影業的第一流公司。

當有聲電影只於人們的想像中存在的時侯,華納兄弟不甘於想像,他們選擇直接付諸行動,終於能早著先機,成功在電影業的惡戰中搶灘著陸。《爵士歌手》一夜之間轟動了世界,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亦打破了原本由派拉蒙和米高梅電影公司統治的時代,站到了電影行業的最前沿。

「獨力不能勝過的事,兩人並肩就足以抗拒。三條線搓成的繩子不容易扯斷。」 (傳四12。當代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