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深風暴

據說唐太宗晚年,眾皇子為爭奪帝位,爾虞我詐,無所不用其極。太少李承乾優柔寡斷;皇三子李恪文武全才,雄才大略,可惜是庶出的關係,一直被國舅兼宰相長孫無忌打壓,致長時間陷於劣勢;皇四子李泰才華出眾,亦對帝位虎視眈眈。

有鑑於此,李恪先聯合較弱的李泰,用陰謀迫使太子造反,令太宗不得不忍痛下詔廢儲。當李泰快成為新太子的時候,李恪就將陷害太子的罪名嫁禍於他,令李泰不單好夢成空,更身陷牢獄。這個時候,李恪滿以為新太子之位必會落在自己身上,豈料太宗竟冊立跟李承乾和李泰一樣,都是長孫皇后所生的李治為新太子。

真是一天未塵埃落定,都不如鹿死誰手。雖然你爭我奪並不應該效法,但箇中一些哲學,仍是值得我們深思。

天秤原則

李恪選擇中立角色,支持弱的一方以攻擊強的一方,從而得到對自己最大的利益,但他的出發點是摧毀別人,這是「破壞性」的手段。在職場中,當公司出現一方勢力過大,蓋過了其他聲音的時候,應使用「建設性」的手段,即支持較弱的一方,令內部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意見,減少偏聽。清聖祖康熙就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既能利用宰相索額圖與明珠的才能,又能互相制衡的效果。

唯才是用

唐太宗和長孫無忌就是對嫡庶的問題過於執著,以致浪費了李恪的才幹,逼使他利用陰謀爭奪帝位來實踐自己的理想。我們應該以開誠布公的態度,廣納人才。無論是怎麼樣的關係,只要是對公司有利的建議和能幹的人,都應一視同仁,這才不致有人才被埋沒或轉投其他公司,導致損失。

不爭也是爭

可能大家會對太宗傳位於毫不起眼的李治感到疑惑,原因就是太宗對皇子之間的鬥爭十分清楚,不止討厭黨爭,並深深體會到黨爭禍國的問題,因此他選擇沒有黨派包袱,不會排除異己的李治,確保不會出現文字獄和延續魏徵於早年定下「與民休息」的國策,而李治亦得到大臣們的支持,開創了「永徵之治」。由此可見李治「不爭也是爭」的智慧是成功的,而太宗也獨具慧眼。難怪在職場中,成功上位的往往並非才智超卓的人,這等人可能太「惹火」、易招忌,老闆還是喜歡找那些EQ過人,虛懷若谷,能收納各方人心的人。

非友即敵,非你即他?

人們常忽略焦點以外的事情,以上述故事為例,大家只看到太子、皇三子和皇四子,而將其他皇子排除在外。誰知結果卻出人意表,答案正是他們的「盲點」李治。由此可見,世界並不是「非你、即他」的,我們在決策時必須考慮所有因素,避免疏忽造成關鍵性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