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躺平有時

有機構近日公布「香港年度漢字評選2022」結果,「通」字當選為2022年「香港年度漢字」。活動主辦方對「通」字的解釋為「無阻礙、可以穿行的」,代表的社會事件為「自新冠疫情以來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商務活動受到影響,市民期盼盡快‘通關」。很明顯,對「通」有期盼,就是因為過去近三年,太多不通的事情:想不通、行不通、諸事不通。

辦法總比困難多

據說從前,有位猶太人走進銀行,並對櫃檯職員說:「你好,這裏有價值50萬的金條,我希望放在銀行中作為抵押,請銀行貸款給我。」銀行職員看到這位人士動輒也能取出價值50萬的金條,顯然非富則貴,既然他能以50萬為抵押金,他應該會借更多的錢,這對於銀行來說是一筆大生意,於是他不敢怠慢。當銀行職員為這人收妥金條並以存款方式暫存在銀行後,就向其詢問道:「請問你想借多少錢呢?」這個人說:「我想借一元。

道在山間

行山的益處很多,對我而言,更可說是一場靈修之旅,進到心靈深處,傾聽一下自己的微聲。多年來,即使工作多忙碌,仍會結伴同行走到山中,有時是與同事、有時是與好友、有時是與同道、有時更是跟朋友的朋友。透過一些簡單的呼吸練習,有如在山林間一起共修,領悟自然界向我們說的話。

常思一二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非常幸運地獲得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但美中不足的是,那顆珍珠上有一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是能夠將這個小小的斑點剔除,那麼它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於是,他狠下心削去珍珠的表層,可是斑點還在;他削去一層又一層,直到最後,那個斑點沒有了,珍珠也不復存在。

成功做自己嘢的失敗管理者

現下香港的職場,人才流失和挽留人才已經成為企業運作面對的最大挑戰。然而,對於年青力壯一族卻是莫大的機會。最近和一位年輕人交談,工作年資未及五年,過去兩年通過兩次「跳糟」,現在已成為一新公司的部門主管,未到三十歲已帶領著年過五十的年資高員工,分享時感受到他又驚又喜,我也坦承地對他說其實他「未夠秤」便上位,心情矛盾是必然的。

加倍奉還vs多走一里路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被委屈、不公道、不順心的事,有人會寸步不讓,正如「神劇」《半澤直樹2》中有以下的一段說話:「我一定會重建帝國航空,我要讓他們見識銀行的實力,體認到自己有多麼傲慢!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加倍奉還!這就是我的座右銘。

蜜蜂管理學

管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華盛頓合作規律,説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委,三個人則永無事成之日。有點類似「三個和尚」的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不少管理人用最大的力度來提升人在組織內的效能,卻忽略了人力的無謂消耗(例如辦公室政治、山頭主義、不信任文化、溝通差劣等),換言之,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每個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內耗過多。

只要有可能壞事,就會出現

2005年3月29日,只有37歲的伊達是兩位孩子的母親,她當天需要進行一次簡單的鼻竇手術,負責為他主診的愛德華醫生有超過30年的耳鼻喉科經驗,而麻醉師安德頓則有六年經驗,這樣的鑽石組合對於這簡單的手術看起來一點難度也沒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