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成功在不遠處

日前 中學文憑試放榜,失明弱聽學生曾芷君勇奪三科5**成績,激動著不少香港人的心。自少殘障的芷君,在心光盲人學校讀至中一。雖然有人認為殘障學校的學生成績會比正常學校低一些,芷君卻認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憑著努力,她被取錄於英華女學校重讀中一,更在文憑試勇奪佳績。說起自己的經歷,芷君認為自己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樣:「我哋嘅生活可能好平淡,唔似其他學生成日去旅行,但快樂時光多不勝數!」

再見怪獸同事

去月尾發生一宗令人吃驚的旅遊巴士傷人案,引至8人受傷,如果不是有英勇司機及時制止,後果不堪設想。事件特別的是,兇手和傷者是同一公司的同事關係。很難想象坐在旁邊工作的同事,瞬間竟變成了可怕的兇手!據報導,原來兇手在工作上遇到不愉快,和同事間關係不容洽,於是兇手憤而離職,但令更憤怒的是他發現同事在知道他辭職後竟進行慶祝,結果他頓起歪念,釀成慘案。

「不合腳的鞋子」

每年四月份是不少機構進行調薪的日子,管理人忙著為員工評估過去一年的表現,而老闆得為增薪的壓力費煞思量。今年,可說是極其難的一年,因為普遍員工均對增薪有期望,希望能追過通漲和負利率的折騰,但企業面對經營成本不斷昂貴而感舉步為艱 (從甘泉航空的倒閉可見一斑),是以,合理的薪酬釐定必須同時反影僱主的能力、公義感及僱員的貢和心理契約。

上位者看黨爭

古往今來,「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問題是「大門」還是「小門」,「良鬥」抑或「惡鬥」。上位者可以控制下屬的工作,但不能控制下屬的心。既然我們不能將鬥爭消除,又不可以逃避或視而不見。那就只好把它收為己用,用有效的方法將之納入可控制的範圍,盡量減少對企業的不良影響。原理與治河相似,要在控制與疏導之間取得平衡。

學校霸權

時下流行形容家長為「怪獸」,小孩為「港孩」,大抵都是貶意的。細心想,今天若真的有港孩現象,不一定全是從怪獸家長而來,只是大家都墮入「溫水煮蛙」的現象,父母和小孩都不自覺地參加了場雙方都不會真的開心的遊戲。就以時下家長不斷強迫小朋友參加無休止的興趣班為例,就可知家長如何「怪獸」,而小孩又如何成為只知分數,甚麼都不懂的「港孩」。

具社會意義的企業

傑里米.邊沁( Jeremy Bentham)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他提出了功利主義學說。簡單來說,功利主義指出:「道德的最高標準就是使幸福最大化,使快樂總體超過痛苦。也就是說:正確的行為就是任何能使功利最大化的東西。功利則泛指任何可以為人們帶來幸福和快樂,或阻止痛苦的東西。」對於一個社會來說,人們的總體利益最大化無疑是最大的原則。例如,政府在訂定任何政策時,必會衡量社會最大的利益。

父親的感染力

在孩提時代,小朋友最多時間和父母一起,父母們的一舉一動也會成為小孩學習和模倣的對象。要讓小朋友有良好的做人態度,言傳身教,用生命感動生命是十分重要的。

Rick因為出生時臍帶繞頸而導致腦部缺氧,當時醫生告訴其父親 Dick:「你的孩子註定是植物人,你們也沒有能力養育他了,不如將他送到療養院吧!」然而Dick 即斷言拒絕了醫生的建議,他決心將這小孩養育成材。

自謀多福的生存之道

金融海嘯的影響漸現,大小企裁員倒閉不絕於耳,中小企陷入財困,苦不堪言。不少中小企老板期望銀行及政府能舒解苦困,筆者認為他們與其求人,不如自謀多福。老實說,不少中小企就像一盤散沙,服務又不思進取,沒有海嘯也遲早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