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Mandy on
2020年對於不少人來說,都是不容易過的一年,我們遇上了百年一遇的疫症,直至執筆之時,全球依然處於疫症爆發的高峰期,人們對於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有一種莫名的不安感。不少人想,也許我們最終能夠克服病毒,但是病毒導致全球經濟停擺,帶來不可逆轉的重創是可想而知的。
重創不剛是我們身處之地,以航空業為例,擁有70多架飛機的泰國航空在上星期宣布出售旗下34架飛機,也就是差不多佔其機隊的50%,本身發展蓬勃的郵輪業也是疫症的重災區,至今已經超過20艘郵輪被變賣,另外有十艘郵輪被永久拆毁。上面的例子只是環球經濟衰退的冰山一角,整個世界的經濟其實是一個供應鍊,一環扣着一環,無一倖免。從事餐飲、娛樂、零售、旅遊、航運等行業的從業員活在失業、被迫休假、減薪、恐懼隨時被裁的心理壓力是空前的,面對如此的逆境,我們應該如何自處和應對呢?
最近接觸得最多的一個名詞就是「新常態」,意即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變化。我們不得不改變一些以往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以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新常態(new normal)下的新生活方式包括不接觸的消費行為(例如網購、外帶)、缐上溝通、在家工作和在家學習(WFH和SFH)、多重收入來源(例如沒穩定的全職工作,成為slash 一族)、件工式收入等。這名字的有趣之處,就是新生活方式一旦出現,只會帶我們去了新的境界,不大可能回復舊日「常態」,例如有大學校長已呼籲教授的教學錄像在網路公開,讓同學隨時學習和重溫,而學習模式更應結合缐上缐下(部分課堂部分在缐);又例如有大企業如Facebook 和渣打銀行已計劃長期讓大多數員工在家工作。在未來極短期間,淋淋種種的轉變是必然的,對我們最大的挑戰是:我們是否有心理準備迎接這改變?事實上,我們身處的處境有如一燒著了的平台,是救火、等燒到埋身還是勇敢地跳,都是一念之間的選擇。
正所謂「山不轉時人自轉」,我們不能夠改變世界的大趨勢,但是我們能夠善用手上的資源,開拓出一些機會。我很欣賞受重創下的一些航空公司和旅遊公司,在夾縫中求變(其實只為生存而矣)。有航空公司推出了「純遊飛機河」的旅程,飛機由香港機場出發,然後在天空繞香港飛一個圈,最後降落回香港機場,這樣既能滿足乘客差不多一年不能乘座飛機的相思之苦,又能夠為航空公司帶來一點收入,雖然只是杯水車薪,但總算是動起來,讓資源不閒置,也讓該等行業從業員能夠獲得工作的機會。我還記得十多年前SARS 期間興起了本土遊,其中一樣至今仍廣受歡迎的玩意就是釣墨魚,是典型迫出來的創意。
相信也有不少人的現狀雖然尚未燒到埋身,但心態上卻尤如燒著了一般的著急,我想與其恐懼不如預備,就正如耶穌用十個童女比喻天國有如新朗隨時到來,有五個童女心中有數,甚至為會有機會遅來的新朗預備更多的油,另外有五個躲懶貪睡的童女有燈卻沒有預備更多的油,後果成為強烈的對比。(太25:1-13)老套一句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今次「疫」境中,全球經濟差不多停擺一年,不少人仍是靠着「食老本」的心態生活,每天想著疫情過去,一切如常,可以說工作態度仍是不思進取,君不見現在還是有不少食肆衛生環境欠佳、服務態度依舊奇差。我們是時候認真地思考如何真正持久地提升自己的「抗疫力」以面對未來更多的挑戰。以美國Netflix網飛公司為例,他們好像沒有受到今次疫情影響,不斷有新影片上架,業績也節節上升,相反其他電影公司則由於疫情關係,拍攝工作停頓,導致沒有新的電影上畫,供應鍊斷絕,嚴重影響了業績。傳媒向Netflix查詢時, Netflix表示他們的影片發放計劃預先已經準備好,基本上直至2021年影片上架數量和質素也不會受到疫情影響,因為拍攝基本上已經完成,現在只是進行後期的製作。從Netflix事例,他們為未來做準備並不是短期的,他們已經為未來最少兩年作好準備,即使遇到突發情況導致拍攝停頓,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影片製作,這告訴我們及早預備的重要性。
回到打工仔的角度,我們也應該趁這段時間增值自己,因為我們預計面對未來的挑戰必定會更大,正如文首所說,這場疫情已經改變了既有的商業和生活模式。我們要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必須要讓自己學習更多的技能,這些技能也許是從來沒有考慮過需要的,例如在家工作時,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利用網上會議軟件。我們也要學習如何利用網上環境和公司其他同事進行溝通交流,而不需要面對面的接觸,這些不是深奧的知識,但卻是未來職場萬不可少的求生技能。我的一位姪兒週末都忙著上兩個課程,一是日文,一是中藥配藥,她本身的工作是金融從業員呢。又有一位好友正在利用閒餘進修40小時的調解證書課程。
「一場疫情,讓我們明白:未來併的不是學歷、不是權力、不是實力,拼的是免疫力。」這是我在一茶餐廳的衛生間看到的,頗有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