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ough is Enough

一位朋友引薦與他的好友洽談生意的合作機會,約會時間是中午12時,內心暗喘大概在寫字樓傾談片刻便移步到附近酒家用膳,豈料用膳的地方是在他的公司,吃的絕對是私房菜,由他的「御廚」弄的,且是素食,但非常可口。我便好奇地問這位初相識的朋友,是不是日常中午用膳都是吃自家菜,他隨即娓娓道來近年的職場生態已出現微妙的改變。原來他多年前工作日以繼夜,食不定時,那裡有商機便往那裡鑽,因此舉凡甚麼展銷會、商會活動、產品路演、商貿演講會、慈善餐會,甚至電影首映都一定能見到他的踪影;而每年例行的官商活動,例如七‧一回歸及十‧一國慶的連串酒會,行業的春節晚宴則是一定不能缺席的,因為那裡都是達官貴人,對自己的生意拓展是非常有幫助。在行業打滾多年,累積了多少知名度和成功經驗,便開始有一些公職向自己招手,這也是別人給面子的,當然也不好推。他用了四個字總結過去的生活,就是「身不由己」,無論幹甚麼,都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對生意是有好處的。」如是者,每天的行事曆都是擠得密密麻麻,「有開工無放工,唔知掂,就十掂!」一日三餐都在外,生活的行事曆完全沒有家庭和休息的。我打趣地問:「那你今天的那麼成功,不就能停下來享受你昨天失去的呢?」他一面靦腆,淡然地說:「但有些東西失去便失去了… 包括兒子的成長和身體健康。」

原來他的兒子已十五歲了,但關於兒子的成長,他是一片空白的,即使很努力地回憶,也沒能醒起多少件有關父子兩人共同的故事,然而不愉快的經驗卻不斷累積,例如大概在兒子七、八歲的時候,他發現他情願給傭人拖著走路,也不想父親拖他;某天因身體不適,早了點回家,以為家沒有人,便躺在梳化上睡了幾小時,原來兒子一直在二樓活動房打遊戲機;屋是大了,但關係卻更疏離。朋友自責地說:「兒子的成長,儼如單親家庭,我的形象似菲傭,多於父親… 」

談話至此,眼前望著的,真不敢相信是在個多小時前才認識的一位朋友,我的心靈就如伴著一位老朋友走過「那些年」作為父親的感受,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有共鳴!是的,因為我也是父親,一位十歲兒子的父親;而我也是父親的兒子,曾經歷整個童年到少年都是父親不在場。那段經歷,的日子,是永遠不能用任何物件來填補,走了便是走了… 物件失了可以用金錢買回來,成長卻是無價的。此刻心裡非常慶幸,正因為不想「傷痛代傳」,打從兒子出世,在他的成長路上,我都堅持做他的同行者,永遠在場,做一個回家吃飯的父親、有「家庭日」(Family Day)觀念的父親、會做「家課」(Home Work)的父親。

但我內心仍有一問題很想問這位「新知」,但有點不好意思,只是不問不快,還是鼓起勇氣地問:「那你又是因為甚麼原因有今天那麼大的改變?」朋友竟然很誠懇地向我道出另一個故事。「有天乘飛機從上海飛返香港,在飛行個多小時後,突然發現身體出現異樣,很不舒服,然後便暈倒了。原來我在飛機上『中風』,爆了血管,飛機抵港時便隨即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搶救,尚幸是『小型中風』,經搶救後加上跟進治療,幾個月後便能康復過來。這次經歷,深覺人生無常,生命不在自己手裡,健康最重要,自那天起,除了小心起居飲食,生活盡量奉行簡約… 生意是照做的,但絕不勉強;一般應酬,可免則免,晚上的餐桌,盡量留給家人… 現在我的行事曆,是有家人的,我們一家人還搬往一間細一點的半獨立屋;細一點好,更易於溝通。」

眼前的這位新相識,走過生死之間悟出全新的生活哲學。對我的啟發是: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 絕不奢望到用工作的成果來豐足的生活,因為真正愉快的生活不是用金錢來購買的。

這是一頓真正心靈和肉身都非常愉快的、不一樣的「商務套餐」,喜出望外的是在繁忙的職場生活中偶遇。朋友在我們告別之際,再拋下一句諺語:「Enough is Enough (夠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