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與「80後」的職場文化差異

近來因高鐵的興建問題,掀起了社會各階層極大迴響,亦暴露了不同階層的價值觀有着明顯分別。此事使我聯想到,在職場或社會上,若各階層的觀點出現重大分歧,而未能互相協調,便有可能會衍生不必要的矛盾。因此,調解雙方的意見以達到共識,對職場順利運作是十分重要的。

儘管是同一家企業,也會有年長、經驗充足的「五十後」員工和年輕、有活力的「八十後」員工,他們對同一個計劃的意見和取態也有所不同。作為管理層,最終的目標就是帶領下屬,如同坐一條船,共同達致企業目標。因此,了解各年齡層的文化差異,運用適當的鼓勵方法,使上下員工一起合作,就是領導者要做的第一步。

50年代後出生的人,受「戰後嬰兒潮」的影響,家中多數有很多兄弟姐妹,生活環境不太富裕。由於要養活眾多子女,部分家長甚至需要讓子女輟學來幫補家計。因此,這年代的人普遍教育水平不高,但當時的香港仍處於工業蓬勃的時代,只要勤勞刻苦,仍能賺到足夠的錢養家。所以,他們一直相信只要肯努力、堅忍就能得到好的回報。在人生目標方面,他們的目的也較簡單,只要能得到溫飽、安居樂業就會感到滿足。相等於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中的最低的生理需求與安全感。

由於「五十後」員工的性格較勤勞、守規矩,並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與人生閱歷,所以只需要下達清晰的指令,他們便會自覺地完成工作。只要工作不會影響他們的家庭和穩定的收入,他們一般都會安守本份地完成工作。

但80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可能就不一樣。他們成長在經濟蓬勃、物質生活和教育已是必然的時代。「五十後」的父母因為不願子女再受他們小時候的苦,所以自幼已經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物質和教育。因此,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較少獨立行事、犯錯也受到成年人的坦護,得到挫折和磨練的機會相對也較少。一旦他們投身社會後,很容易會將一貫思想帶進工作中,較容易出現對工作和社會產生不滿情緒。其實,這種特質不少是由於父母的過份溺愛而成的。相比上一代,「八十後」似乎把需求層次的三角形倒轉了,直接希望藉追求社交、朋輩認同及自我實現等來追求滿足。是以,對工作不滿的情緒,會漸漸蠶食他們對工作的熱誠。

在面對「八十後」時,管理層需要運用更人性化的方法來激勵士氣。在工作的編排上,可定期轉換崗位,協助他們尋找「自我」——一份適合及能發揮專長的工作。在人際關係上,「八十後」較着重社交關係,企業可舉辦定期的聯誼活動,有助增進彼此的了解,令工作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八十後」的經驗尚淺,仍處於學習黃金期,可安排更多的在職培訓,讓他們更能掌握與工作有關的知識。

在了解不同年齡的特質後,管理人員就可以更客觀地制定激勵士氣的方針。最重要的是,管理層可依循他們的專長,給予最合適的崗位,使他們能各展所長,減低出錯或因為意見不合而引起紛爭的機會。